[实用新型]盘旋式釜内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0119.6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甲;朱拥军;孙正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旋 式釜内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的盘旋式内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涂料生产领域中普通的反应釜是将蒸汽输入反应釜边沿的加热夹套内,利用蒸汽加热夹套中的冷水使之通过传热作用上升反应釜内去离子水的温度达到化学原料反应所需的温度后开始滴加乳化液;改造前的反应釜是一种压力式的反应容器,被称为夹套式的反应釜。这种结构的反应釜因压力问题存在未可知的不稳定因素,致使安全性没有保障;此外,通过加夹套传热升温,速度慢,效率低,电力消耗大,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方便涂料生产和后处理的盘旋式釜内加热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盘旋式釜内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蒸汽发生罐、传输管路和蒸汽回流泵,所述的加热装置连接在反应釜上,所述的传输管路包括釜内加热盘管、回流管路、加热管路和回洗管路,所述的釜内加热盘管盘绕固定在反应釜内侧壁上,所述的釜内加热盘管的进气口安装在反应釜下部、出气口安装在反应釜上部,所述的釜内加热盘管连接在回流管路上,所述的回流管路上并联有加热管路,所述的加热管路上设有蒸汽发生罐,所述的加热管路上设有回洗管路连接在反应釜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反应釜顶端设有圆环出水管,所述的圆环出水管的下端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喷头连接在反应釜内;通过圆环出水管上均匀分布的出水喷头,可以保证釜体内各个位置上的清洗效果,通过回洗管路通入蒸汽发生罐内冷却下来的蒸馏水进行回洗操作,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回流管路上设有蒸汽回流泵,所述回流管路的进气口端设有指针温度显示仪;为了保证回流管路内蒸汽的循环回流效果,通过添加的蒸汽回流泵提高蒸汽在回流管路内的传输效率,提高反应热交换效率;通过指针温度显示仪及时监测进气口蒸汽温度,方便调控,保证釜体内最佳的反应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回流管路上设有回流阀,所述的加热管路上设有加热阀,所述的回洗管路上设有回洗阀;通过回流阀来控制回流管路和釜内加热盘管内蒸汽的流通,蒸汽循环利用,节省成本,通过加热阀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开关,当回流管路中的蒸汽温度不够时,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及时加热回流管路中的蒸汽,通过回洗阀控制回洗管路,反应结束后,方便回洗管路通入蒸汽发生装置中的蒸馏水,对反应釜内进行清洗,提高资源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反应釜内侧壁同一垂直截面上的上下两根釜内加热盘管之间的高度差为10-15cm;为了保证反应釜内加热盘管的加热效果,不同高度上相邻的两个管路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大,同时为了保证回洗管路良好的清洗效果,两个管路的之间的间隙也不宜过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的釜内加热盘管,大大提高了涂料反应釜的蒸汽加热效率,消除了以往夹套式反应釜的安全隐患,缩短了流水加热时间,降低能耗,操作简单方便,增加生产量,同时装置清洗方便,循环利用的蒸馏水节约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环出水管安装结构简图;
其中,1 反应釜,2 釜内加热盘管,3 蒸汽发生罐,4 蒸汽回流泵,5 回流管路,6 加热管路,7 回洗管路,8 出气口,9 进气口,10 圆环出水管,11 出水喷头,S1 回流阀,S2加热阀,S3 回洗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盘旋式釜内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蒸汽发生罐3、传输管路和蒸汽回流泵4,所述的加热装置连接在反应釜1上,所述的传输管路包括釜内加热盘管2、回流管路5、加热管路6和回洗管路7,所述的釜内加热盘管盘2绕固定在反应釜1的内侧壁上,所述的釜内加热盘管2的进气口9安装在反应釜1的下部、出气口8安装在反应釜1的上部,所述的釜内加热盘管2连接在回流管路5上,所述的回流管路5上并联有加热管路6,所述的加热管路6上设有蒸汽发生罐3,所述的加热管路6上设有回洗管路7连接在反应釜1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0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舞台升降台的配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石墨烯胶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