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开口活动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998.0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汪贤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贤宗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活动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日常佩戴的口罩,具体地说便于佩戴者说话的可开口活动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时,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外出时会佩戴口罩保暖。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当佩戴者需要与人交流时,需要将口罩摘下,使用起来相当麻烦,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摘下口罩后还会觉得寒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3416883U公开了一种耳鼻口罩,包括口罩体和连接带,所述口罩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末端各连接一耳罩,耳罩外沿设有松紧边;口罩体上端凸起一弧形罩体,为鼻罩;口罩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活动翻盖,活动翻盖内侧底端与口罩体顶端之间和活动翻盖外侧底端与鼻罩上端之间都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扣。即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耳鼻口罩中,当需要说话时,将活动翻盖上与口罩体相连接的固定扣打开,再通过固定扣将活动翻盖固定到鼻罩上,将口部露出,说话时无需摘下口罩,使用更方便。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耳鼻口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该耳鼻口罩中,活动翻盖除翻转轴外,与口罩体仅通过一固定扣连接,这样活动翻盖与口罩体相配合时,两者之间容易出现间隙,特别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活动翻盖的两个边角容易向外翻出,使得其与口罩体之间的配合间隙进一步增大,导致灰尘或风沙容易通过间隙进入口罩体内部,进而被吸入人体内,致使该口罩过滤、防尘效果差,甚至无法进行过滤或防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口罩,活动翻盖和口罩体之间容易出现间隙,过滤、防尘效果差,甚至无法进行过滤或防尘;进而提供一种过滤、防尘效果好的可开口活动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开口活动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和可将所述口罩主体连接在人体面部上的松紧连接带,所述口罩主体上成型有一适合露出人体嘴巴的开口,以及通过一翻转轴边与所述口罩主体相连,可将所述开口覆盖的活动翻盖,所述活动翻盖内侧除所述翻转轴边外的其他边的边缘设置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口罩主体的围绕所述开口处设有适合与第一连接结构结合的第三连接结构;所述活动翻盖外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口罩主体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揭开反转后的所述活动翻盖上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结合的第四连接结构。
所述开口设有长方形,所述活动翻盖为相应的长方形,且所述活动翻盖的形状大于所述开口的形状。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为“U”型粘接齿片,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设为相应的“U”型粘接绒毛。
所述活动翻盖绕所述翻转轴边向下翻转,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活动翻盖上端的粘接绒毛,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为相应的设于所述口罩主体下端的粘接齿片。
所述活动翻盖的上端端部的中间位置处还设于便于翻转的手拉部。
所述口罩主体在所述翻转轴边下方成型有能与人体下巴紧密贴合的下巴兜合部。
所述口罩主体上端中间位置处成型有护鼻部,所述护鼻部依据人体鼻子的弧度设计,外部向凸出,内部形成能够贴合在鼻部上的贴合槽。
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活动翻盖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材质为医疗级过滤性好的聚乙烯醉缩醛的海绵,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浸泡有无毒天然芳香剂成份的第一过滤绵层。
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活动翻盖包含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包含活性炭一体成型的第二过滤棉层,所述第二过滤棉层为包含有纳米级银离子的过滤绵层或为浸泡有无毒天然芳香剂成份的过滤绵层。
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活动翻盖包含有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包含包含一个具除菌功能的第三过滤棉层,所述第三过滤棉层为包含有纳米级银离子的过滤绵层或为浸泡有无毒天然芳香剂成份的过滤绵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贤宗,未经汪贤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薯花生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脱苦白果制备白果咀嚼片和泡腾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