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罩机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9190.2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商鼎;曾垂宇;王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4 | 分类号: | B65B6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罩机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泡罩机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泡罩包装机是以透明塑料薄膜或薄片形成泡罩,用热封合、粘合等方法将产品封合在泡罩与底板之间的机器。目前,在片剂和胶囊的包装中,成型膜经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在成型模上用真空负压吸出泡罩,充填装置将被包装物充填入泡罩内,然后经过辊筒式热封合装置,在合适的温度及压力下将单面涂有粘合剂的覆盖膜封合在带泡罩材料表面,并将被包装物密封在泡罩内。在热封合过程中产品受到压力会发生形变,而现有的泡罩包装机的牵引装置不具有恢复底板形变的效果,使得泡罩后产品不平整,有严重的变形,而这种变形影响了泡罩后产品的裁剪和后序装盒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泡罩包装机不具有矫正泡罩后产品形变的功能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矫正泡罩后产品形变的泡罩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泡罩机牵引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主动滚轮、第一被动滚轮、第二被动滚轮、一驱动装置、一牵引机架,所述主动滚轮通过主动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牵引机架,所述第一被动滚轮、所述第二被动滚轮分别通过两被动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牵引机架,所述主动滚轮设置于未裁剪泡罩产品带上方,所述第一被动滚轮、所述第二被动滚轮设置于所述未裁剪泡罩产品带下方,所述主动滚轮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所述第二被动滚轮的直径相同,且所述主动滚轮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所述第二被动滚轮呈品字形设置,用于将所述未裁剪泡罩产品带夹设在所述主动滚轮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所述第二被动滚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滚轮转动,并带动所述未裁剪泡罩产品带前进。泡罩机牵引装置运行时,未裁剪泡罩产品带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被动滚轮、主动滚轮、第二被动滚轮,所述泡罩后产品位于第一被动滚轮和第二被动滚轮之间的时候,因主动滚轮的挤压,受到一个方向向下的作用力,发生凹形形变,实现泡罩后产品形变的矫正。
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
较佳地,所述第一被动滚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被动滚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主动滚轮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主动滚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的轴线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主动滚轮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主动滚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被动滚轮的轴线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主动滚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增加被动滚轮的数量,使泡罩后产品在位于两被动滚轮之间时,受到主动滚轮的挤压,发生凹形形变,实现泡罩后产品形变的矫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泡罩机牵引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泡罩机牵引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动滚轮:1
第一被动滚轮:21
第二被动滚轮:22
牵引机架:3
步进电机:31
泡罩后产品:4
未裁剪泡罩产品带: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结合图1、图2予以理解,一种泡罩机牵引装置,其包括有:一主动滚轮1、第一被动滚轮21、第二被动滚轮22、一步进电机31、一牵引机架3,所述主动滚轮1通过主动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牵引机架3,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分别通过两被动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牵引机架3,所述主动滚轮1设置于未裁剪泡罩产品带5上方,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设置于所述未裁剪泡罩产品带5下方,所述主动滚轮1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的直径相同,且所述主动滚轮1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呈品字形设置,用于将所述未裁剪泡罩产品带5夹设在所述主动滚轮1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之间,所述步进电机31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滚轮1转动,并带动所述未裁剪泡罩产品带5前进。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主动滚轮1的直径。所述主动滚轮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被动滚轮21的轴线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主动滚轮1的直径;所述主动滚轮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被动滚轮22的轴线之间距离大于所述主动滚轮1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9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