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8737.7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海老泽修;本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1/3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直使用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发光元件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例如,使具有光源的灯体以装置主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作为旋转轴自由旋转的照明装置。这样的照明装置中,安装于灯体的大致圆筒状的内框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用来把照明装置自身固定在室内天花板上的大致圆筒状的外框滑动而旋转,内框相对于外框的旋转量被限制为预定量。
但是,这样的照明装置中,因为内框相对于外框的旋转量被限制为预定量,所以内框相对于外框的旋转自由度低,照明装置的光的照射方向的自由度低。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696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光的照射方向的自由度高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有:灯体、旋转框和安装板。灯体上安装有发光元件,且环绕地安装有具有第一凸部的旋转主体。旋转框中以能够进行第一旋转的方式嵌入有旋转主体,旋转框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该第二凸部通过第一旋转与第一凸部抵接而限制第一旋转。旋转框以能够进行第二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板,安装板具有插通部,该插通部使第三凸部插通且通过第二旋转与第三凸部抵接而限制第二旋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可以提高光的照射方向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灯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灯体的旋转状态的立体图。
图5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5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的旋转框的安装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单元的分解图。
图中:10:灯体;20:旋转主体;21、32、33:凸部;30、40:旋转框;31a、31b、31c、41a、41b:卡止爪;100、200、300:照明装置;103:装饰板;104:压止板;105:插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照明装置不过是示出一例,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例如,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是将一个至多个灯具组合设置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的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通用筒灯。但是,不限于此,照明装置也可以宽泛地指以普通半导体光源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也可以在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以下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具有灯体,该灯体上安装有发光元件,且环绕地安装有具有第一凸部的旋转主体。进而,照明装置具有旋转框,在该旋转框内以能够进行第一旋转的方式嵌入有旋转主体,该旋转框具有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该第二凸部通过第一旋转与第一凸部抵接而限制第一旋转。进而,照明装置具有安装板,该安装版上以能够进行第二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旋转框,该安装板具有插通部,该插通部使第三凸部插通且通过第二旋转与第三凸部抵接而限制第二旋转。
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中,旋转框还具有卡止部。卡止部在旋转主体被嵌入时,朝旋转框的外周方向弹性变形而扩张。进而,如果旋转主体的嵌入的前端与旋转框的脚部抵接,则弹性变形复原,卡止部按压被嵌入于旋转框的旋转主体的上端。
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中,旋转主体和旋转框分别由具有不同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
[实施方式]
(照明装置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8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