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便失禁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7400.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甘晓庆;秦月兰;石泽亚;周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人民医院;甘晓庆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便 失禁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危重卧病在床患者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来说,尤其是危重卧病在床的大便失禁患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排大便,协助病人排便不仅给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带来麻烦,还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痛苦。在病人排便时,人们常规的做法都是将便盆放于病人臀部下方来接取大便,但这种做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对于大便失禁患者来说,由于其排便不能自控,随时都有可能大便,容易污染床被,并增大了护理人员的负担;2、病人在排便时,大便的臭味易四周扩散污染室内空气,会造成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临床病人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病人排便后,由于大便的刺激,再加上擦拭对皮肤的摩擦,容易导致病人肛门处的皮肤烂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使用舒适可靠、可大大减小大便失禁患者护理难度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大便的集便袋和用于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粘贴盘,所述粘贴盘与集便袋连接且设有与集便袋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集便袋连接有用于将大便导出的大便导出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集便袋还连接有用于向集便袋内注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阀。
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集便袋内远离大便导出管进口的位置处。
所述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内的部分与集便袋连接在一起。
所述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外的部分与大便导出管连接在一起。
所述集便袋与大便导出管的连接处呈漏斗形。
所述大便导出管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
所述第一通断控制阀的阀芯与第二通断控制阀的阀芯连接为一体并设在同一阀体内,所述进水管位于大便导出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将粘贴盘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即可,患者排出的大便直接进入集便袋,再由大便导出管排到指定的地方,解决了危重卧病在床的大便失禁患者排便不方便、护理麻烦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使用舒适可靠、可大大减小大便失禁患者护理难度等优点。
2、集便袋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阀,便于向集便袋内注水进行清洗,当患者排出的大便过于黏稠而无法通过大便导出管排出时,也可通过向集便袋内注水进行稀释。
3、进水管的出口位于集便袋内远离大便导出管进口的位置处,可将水直接注入到集便袋最里面,从而使清洗效果和稀释效果更好。
4、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内的部分与集便袋连接在一起,进水管不会乱窜,舒适度更好,且能避免破坏集便袋。
5、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外的部分与大便导出管连接在一起,便于将进水管和大便导出管一同引出,不易被患者身体压迫到。
6、集便袋与大便导出管的连接处呈漏斗形,便于大便进入大便导出管。
7、大便导出管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大便导出管通断将大便排出。
8、第一通断控制阀的阀芯与第二通断控制阀的阀芯连接为一体并设在同一阀体内,进水管位于大便导出管内,使大便失禁引流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制作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集便袋;2、粘贴盘;21、通孔;3、大便导出管;4、进水管;5、第一通断控制阀;6、第二通断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人民医院;甘晓庆,未经湖南省人民医院;甘晓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7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