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手动淘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7233.3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顾坚;史复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手动 淘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手动淘米机。
背景技术
家用淘米机主要用于淘米,现有淘米机往往是由把手带动主轴,再由主轴带动叶轮转动实现对盒体内的米进行清洗,但是由于只有一个叶轮,因此清理效率较低,若米放完后再淘,底部的米会沉淀在盒体底部,淘米时候底部这些米很难活动,因此这些米不容易淘洗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手动淘米机,该淘米机利用星级齿轮原理设计可同时实现带底部叶片的锥形底盖和3个带旋转叶片的旋转轴一起旋转,从而最大限度的对米进行洗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手动淘米机,所述淘米机包括盛水盆、内支架、底座、上盖、摇柄、主转轴、锥形底盖和旋转轴,所述内支架底部有底座,所述内支架侧壁有至少4排筛孔,每排筛孔绕内支架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盛水盆底部的上端面有槽,所述内支架通过底座安装在盛水盆底部的上端面的槽内,所述内支架上有上盖,所述上盖上有进米口,所述上盖中心有孔,所述摇柄下端中部有限位环,所述摇柄下端穿过上盖中心的孔,摇柄通过限位环卡在上盖上,所述摇柄下端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下端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底部有锥形底盖,所述锥形底盖坡面上有底部叶片,所述底部叶片绕锥形底盖的中心线一周,所述上盖下方有3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等角度绕主动齿轮一周,所述3个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上盖有3个定位孔等角度绕中心孔一周,所述从动齿轮上端转轴穿过对应定位孔,所述从动齿轮上端转轴的伸出端上套有定位件,所述从动齿轮下方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有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水盆一侧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端部有管盖,设置出水管后,使用者只要稍微将盛水盆抬起就可以将淘米水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内有滤网,所述盛水盆一侧有螺孔,所述出水管一端有螺纹部,所述出水管通过螺纹部安装在盛水盆一侧螺孔内,为了防止米粒从出水管排出,可在出水管内设置滤网,设置螺纹部后可便于拆卸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通过螺纹方式或卡环方式固定在从动齿轮上端转轴的伸出端上,本实用新型定位件通过螺纹方式或卡环方式卡在从动齿轮上端转轴的伸出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设有的叶片为螺旋式叶片或者倾斜放置的叶片,本实用新型叶片可使用螺旋式叶片也可使用倾斜放置的叶片,使用螺旋式叶片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使用倾斜放置的叶片,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高效手动淘米机,该淘米机把手下方有一个主动齿轮和3个从动齿轮,旋转把手后由一个主动齿轮带动3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底部连有带底部叶片的锥形底盖,每个从动齿轮连有一个带旋转叶片的旋转轴,这样旋转把手后主动齿轮会带动3个从动齿轮一起旋转,此时带底部叶片的锥形底盖和3个带旋转叶片的旋转轴会一起旋转,带底部叶片的锥形底盖会通过底部叶片将沉淀在底部的米旋起,再由带旋转叶片的旋转轴进行搅拌,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将米洗净,从而达到最佳洗米效果,并且清理完成后可快速将米和淘米水分开,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盖底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管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螺旋式叶片示意图;
图中的构件为:
1、盛水盆; 2、出水管; 3、管盖;
4、滤网; 5、内支架; 6、底座;
7、上盖; 8、进米口; 9、摇柄;
10、限位环; 11、主转轴; 12、锥形底盖;
13、底部叶片; 14、主动齿轮; 15、从动齿轮;
16、旋转轴; 17、叶片; 18、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手动淘米机,该淘米机利用星级齿轮原理设计可同时实现带底部叶片的锥形底盖和3个带旋转叶片的旋转轴一起旋转,从而最大限度的对米进行洗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7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凹印机的凹印版叠色印刷实地加过渡层次图文的方法
- 下一篇:正反面薄膜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