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幕式高架桥尾气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094.2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畏;李元;赵劲波;王兆光;郝秀明;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畏;李元;赵劲波;王兆光;郝秀明;周平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C1/00;F24F9/00;E01F8/00;E01F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幕式 高架桥 尾气 封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幕式高架桥尾气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幕装置大多用于大型商场、剧院、宾馆、饭店、会议厅、冷藏库、手术室等大门的上方,用于防尘、防虫等功能,目前还没见到该装置用于高架桥等道路上的应用方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空气幕装置结构进行优化,以达到高架桥道路尾气除尘等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节能环保,防尘性能好的气幕式高架桥尾气封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气幕式高架桥尾气封闭装置,包括路基、隔音防护围栏、设置在隔音防护围栏上的大棚,所述的大棚两端设置有气幕装置,所述气幕装置由空气处理装置、通风机、风管装置以及控制电机组成,所述风管装置包括至少三根平行分布的通风管、与通风管相配合的滑轨,所述通风管顶部设置有T字形的突条,滑轨内设置有与突条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突条上端嵌设于滑槽内,所述通风管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排间隔设置的出风口,所述路基内设置有回风槽,所述回风槽位于出风口的正下方。控制电机可用于控制通风管在滑轨上滑动,并且,可控制通风机送风进入中空的通风管内,实现送风智能化,管理者可根据高架桥路面的车辆通行情况选择是否开启气幕装置,如车流量较小时,可关闭送风控制通风管滑入两侧隔音护栏中,节约其占用体积,且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的回风槽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风道引导块,所述风道引导块与所述槽体之间形成弧形风道,弧形风道的一端为集风口,另一端为回风口,所述相邻两个槽体的集风口之间相互连通,且形成一个圆形的进风口;进入回风槽的空气流沿槽体内壁滑入弧形风道内,通过弧形风道的压缩,提升气流流速,从而提升回风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口开口向上,且正对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自上而下垂直进入进风口,从而形成空气幕。
作为优选,所述的风道引导块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风道引导块位于槽体内的侧壁形状为圆弧形,该风道引导块的结构形状设计能有效降低风道内的气流损耗,提升回风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风口的直径为回风口直径的2-3倍。空气进入集风口后,经弧形风道压缩空气体积,在回风口处达到风力速度的峰值,该结构设计能有效增加回风口出风的风速,形成二次风幕,达到提升整体风幕的隔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能环保,可形成二次空气幕,防尘性能突出,占用体积少,实用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及回风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气幕式高架桥尾气封闭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路基1、隔音防护围栏2、设置在隔音防护围栏2上的大棚3,所述的大棚3两端设置有气幕装置,所述气幕装置由空气处理装置、通风机、风管装置以及控制电机组成,所述风管装置包括至少三根平行分布的通风管4、与通风管4相配合的滑轨5,所述通风管4顶部设置有T字形的突条6,滑轨5内设置有与突条6相匹配的滑槽7,所述突条6上端嵌设于滑槽7内,所述通风管4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排间隔设置的出风口8,所述路基1内设置有回风槽9,所述回风槽9位于出风口8的正下方。控制电机可用于控制通风管在滑轨上滑动,并且,可控制通风机送风进入中空的通风管内,实现送风智能化,管理者可根据高架桥路面的车辆通行情况选择是否开启气幕装置,即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所述回风槽9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的槽体91,所述槽体91内设置有风道引导块10,所述风道引导块10与所述槽体91之间形成弧形风道11,弧形风道11的一端为集风口111,另一端为回风口112,集风口111的直径为回风口112直径的2-3倍。所述相邻两个槽体91的集风口111之间相互连通,且形成一个圆形的进风口12。进风口12开口向上,且正对出风口8,所述进风口12与出风口8的形状大小均相同。风道引导块10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风道引导块10位于槽体91内的侧壁形状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能环保,可形成二次空气幕,防尘性能突出,占用体积少,实用性很高。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畏;李元;赵劲波;王兆光;郝秀明;周平,未经何畏;李元;赵劲波;王兆光;郝秀明;周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器组件、燃烧器设备和操作燃烧器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酒精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