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假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5791.6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松 |
主分类号: | A01K85/00 | 分类号: | A01K8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钓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假饵。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垂钓方法是通过海竿、路亚竿将假饵拋向水中,然后迅速收回,造成假饵在水里游动的假象,从而诱导鱼上钩,这种垂钓方法需反复的抛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造成的响声大 ,导致中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省力的电子假饵,来避免反复抛竿造成的响声大,从而来提高中鱼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假饵,包括有多个假饵本体、数据鱼线和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假饵本体的内部分别设有空腔并分别安装有PCB,所述PCB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导电胶,所述导电胶的前端分别穿过所在的假饵本体两侧的小孔并延伸出,所述的PCB上分别安装有诱鱼灯,所述多个假饵本体的空腔内分别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的外部分别设有线圈和铁片,包括有与多个假饵本体一一对应的多个摇尾部和多个限位棒,所述多个摇尾部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摇尾配件,所述多个假饵本体的尾端分别设有通向其内部空腔的开孔,所述摇尾配件的铁轴的前端分别穿过所述的开孔并延伸到所在的假饵本体内部空腔的线圈后侧,摇尾配件的铁轴的前端端部分别设有通孔,所述多个限位棒的一端固定在所在的假饵本体内部空腔尾部的一侧内壁上,限位棒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通孔并固定在所在的假饵本体内部空腔尾部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漂体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并安装有电池,漂体的顶部安装有用于为电池充电的充电座,所述的充电座上安装有防水盖;包括有定线棒,所述漂体的下端分别设有穿线孔和定线棒槽,所述的定线棒位于定线棒槽内,所述的定线棒上设有穿孔,所述数据鱼线的上端穿过所述的穿线孔和定线棒上的穿孔并延伸到漂体的内部,数据鱼线的下端穿过所述的多个假饵本体并延伸出,数据鱼线一方面将所述的多个假饵本体和漂体串联在一起,另一方面将所述的电池与多个假饵本体内部空腔内的PCB相电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电子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假饵本体分别由左、右假饵本体组合而成,多个假饵本体的形状分别为鱼形或虾形。
所述的电子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摇尾部的形状为扇形或锥形。
所述的电子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降音软垫。
所述的电子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假饵本体的内部空腔内在其尾端的开孔的内侧分别安装有防水圈固定件,所述的防水圈固定件上安装有防水圈,所述的防水圈位于摇尾配件的铁轴与所述开孔的内壁之间。
所述的假饵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饵本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供数据鱼线穿过的并露出的钩眼和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耗能少,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水中后就可以自动激活游动,并诱鱼上钩,避免了反复抛竿造成的响声大,从而提高了中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松,未经王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5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短消息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