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平面液体静压轴承的双面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5291.2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温连堂;吴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航光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8 | 分类号: | B24B37/08 |
代理公司: | 景德镇市高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0 | 代理人: | 程雷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平面 液体 静压 轴承 双面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平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面研磨机,适用于光学深加工行业,主要用于玻璃和蓝宝石的双面研磨加工。
背景技术
平面研磨加工是光学深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研磨机械行业的发展最高端技术都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随着这三国研磨技术的突飞猛进,其他国家也或多或少的受着一定的影响。就中国而言,研磨行业虽然很早就有,但是一直用的是国外的机器设备,没有自己的研磨技术和研磨工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国内一些企业在引进美,日,德技术的基础上,开始研发自身的技术和工艺,获得了较大的成就。研磨工艺广泛应用于光学、航空、汽车、模具、宝石加工及各种五金行业,拥有很庞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状况来看,研磨机在国内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技术的引进和改良,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冒出水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研发出新型双面研磨机。普通平面研磨机主轴结构主要承受向下方向的重力,其重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1.上、下磨盘的重力(含安装在上磨盘上的附件),2.气缸向下的作用力。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轴结构是采用角接触滚子轴承承载向下的重力,由于结构限制,该角接触滚子轴承不宜选大型号,因此承载能力有限;中国专利201120004194.4公开一种双面研磨机采用一个大平面轴承,虽然承载能力有极大提高,但仍然满足不了承载要求,另外,由于轴承的使用寿命限制,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平面静压轴承的新型双面研磨机,该研磨机的主轴向下方向承载能力超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使用平面液体静压轴承的双面研磨机,包括主轴结构、上磨盘以及下磨盘,上磨盘支撑在下磨盘上,下磨盘设置在支撑座上,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与机座之间设置有平面液体静压轴承,整个轴系主要重量都承载在油膜上,平面液体静压轴承设置在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膜可以由油站所供液压油通过油嘴小孔节流效应形成。
由于采用上述创新的主轴结构和平面液体静压轴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平面液体静压轴承承载能力超强,轴向承载能力超过1000Kg,解决了主轴向下方向的承载难题;
2.在设备启动和运转的过程中静压油膜可以隔开摩擦副,滑动阻力仅来自流体粘性,摩擦系数小,从而减少设备磨损,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寿命;
3.由于静压油膜的作用使得摩擦副表面的压力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研磨盘的旋转精度;
4.静压轴承的温度分布较均匀,降低了设备受热膨胀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面静压液体轴承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下磨盘,2支撑座,3回油管路,4油站,5供油管路,6油槽,
7油嘴,8油膜。
如图1所示的主轴结构,它包括上磨盘以及下磨盘1,上磨盘支撑在下磨盘1上,下磨盘1设置在支撑座2上,其特征在于:支撑座2与机座之间设置有平面液体静压轴承,整个轴系主要重量都承载在油膜8上,平面液体静压轴承设置在机座上。其工作原理是,由油站4通过供油管路5泵入一定量的液压油经油嘴7喷射到下磨盘支撑座和机座之间,支撑座2和下磨盘1全部承载在油膜8上,上磨盘支撑在下磨盘上,这样整个轴系主要重量均由油膜8承担。油膜由油站所供液压油通过油嘴7小孔节流效应形成,当油膜厚度达到预期值时,设备开始正常工作,油膜形成后液压油溢出,通过油槽6收集,再经由回油管路3回流到油站4当中,形成供油、回油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航光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航光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5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基深层置换强夯处理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起升闸门的安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