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箱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705.8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虞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配电箱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箱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安装调试行业中,电线(缆)的走向设计以及安装是最常见、最基础的一道工序,尤其是在配电箱与电线(缆)的连接中,为了避免电线(缆)因暴露在外造成的损伤、老化,同时也为了美观,常将电线置于保护管中,这种安装办法存在的问题:
1.一般来说配电箱、电线(缆)管是分别制作的,箱管准确对位、连接所需工具较多,操作比较麻烦;
2.配电箱体积不大,内部安装电气元件较多。施工人员在敷设线(缆)时很不方便;
3.后期维修需要增、减或者更换线(缆)时,过程复杂,浪费时间。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对箱管连接的装置进行了研发改进,得到了一种灵活的箱管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箱管连接装置,能在保证电线(缆)避免损伤、不被雨水侵蚀老化并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用简单巧妙的方法实现灵活的箱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箱管连接装置,主要包括配电箱、保护壳、螺栓、电线(缆)管、电线(缆),其特点在于:所述配电箱与电线管相距20cm-30cm,电线(缆)连接在配电箱内,保护壳置于电线(缆)管外,保护壳直径大于电线(缆)管直径,螺栓穿过保护壳顶紧电线(缆)管,实现保护壳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穿过保护壳底下1/5部分,顶紧电线管顶部,保护壳的高度为25cm-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一根电线(缆)管直接连接到配电箱的安装方式改良成为添加保护壳的一种分层式的安装方式,既方便了施工人员的安装,也方便了后期维修人员的维修,实现便捷安装及保护电线(缆)的双重功能,节省安装、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配电箱、2为保护壳、3为螺栓、4为电线(缆)管、5为电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箱管连接装置,主要包括配电箱(1)、保护壳(2)、螺栓(3)、电线(缆)管(4)、电线(缆)(5),其特点在于:所述配电箱(1)与电线管(4)相距20cm-30cm,电线(5)连接在配电箱(1)内,保护壳(2)置于电线管(4)外, 保护壳(2)直径大于电线管(4)直径,螺栓(3)穿过保护壳(2)顶紧电线(缆)管(4),实现保护壳(2)的固定;所述螺栓(3)穿过保护壳(2)底部,顶紧电线(缆)管(4)顶部,保护壳(2)的高度为25cm-35cm。
实施例:在首次安装时,将埋于地下的电线(缆)管连接至地面,将保护壳套在电线(缆)管上,电线(缆)管一直延伸至与配电箱相隔20cm的距离(也可能是先安装配电箱,然后安装电线(缆)管),方便施工人员将电线(缆)敷设、剥皮后与配电箱内电气元件相连,完成之后,用螺栓穿过保护壳的底部,顶紧电线(缆)管的顶部实现固定,安装完成。
后期维修的过程中,松开螺栓,放下保护壳,电线(缆)裸露出来,维修人员即可进行拆卸维修,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电线(缆)避免损伤、不被雨水侵蚀老化并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用简单巧妙的方法实现箱管灵活的连接以及后期的便捷维修。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卸汽车后挡板的紧固结构
- 下一篇:翻斗车卸货防倾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