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球头打击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521.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坤荣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 打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头,特别涉及一种提高高尔夫球头打击面的摩擦力及更能突显打击面的甜密区位置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高尔夫球运动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加中,而高尔夫球具共分有多种号数的球杆种类,各种号数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因此高尔夫球是一种讲究技巧性与细腻度的运动,所以初学者并不容易上手;缘此,为提升较佳的控球性,现有的高尔夫球杆会在球头的打击面上设有多条沟槽,使打击者在打击时能藉由该些沟槽使其与高尔夫球间产生摩擦力,进而延长高尔夫球被击出的飞行距离,即便未选用最佳的号数球杆,亦可提升击球的效能。
打击面的所述该些沟槽给予高尔夫球一摩擦旋力,增加控制性能,但除了所述该些沟槽外,打击面亦存在有许多光滑的平面,因此单靠所述该些沟槽来提高摩擦力尚嫌不足,所以在使用上仍容易造成击球打滑的情形发生,实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现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改进现有高尔夫球头容易使击球打滑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尤指能够提高打击面的摩擦力,以及快速突显打击面的甜密区位置,藉以掌握击球点、增加控制性能的打击面。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打击面,所述球头的打击面分为一打击面趾部、一与所述打击面趾部同一平面相邻且设有多条沟槽的沟槽区以及一在所述沟槽区上形成特定部位的甜蜜区,其中,
所述球头打击面的所述打击面趾部、所述沟槽区与所述该些沟槽之间以及所述甜蜜区的平面上均布设有多条第一线纹,并在所述甜蜜区的平面上再分布有与所述该多条第一线纹不同纹路的多条第二线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一线纹为相互平行或交错或不规则状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一线纹的深度较所述该多条沟槽的深度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二线纹为图案或不规则图形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一线纹为单独布设在所述球头打击面的所述打击面趾部、所述沟槽区与所述该多条沟槽之间的平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一线纹为相互平行或交错或不规则状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一线纹的深度较所述该多条沟槽的深度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二线纹为单独分布在所述球头打击面的所述甜蜜区的平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其中,所述该多条第二线纹为图案或不规则图形设置。
藉由上述高尔夫球头打击面,具有下列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球头打击面的所述打击面趾部、所述沟槽区与所述该些沟槽之间以及所述甜蜜区的平面上均布设有多条第一线纹的设置,并在所述甜蜜区的平面上再分布有可与所述该些第一线纹不同纹路的多条第二线纹,有效的提高球头打击面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提高相对的就能增加控制性能,且更能突显打击面的甜密区位置,使打击者可快速掌握击球点,达到极佳的控球准确度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线纹单独布设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线纹单独布设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一线纹布设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第一线纹布设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第一线纹布设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适用木杆球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推杆球头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球头.1
木杆球头.1a
推杆球头.1b
打击面.11、11a、11b
打击面趾部.12
沟槽区.13、13a、13b
沟槽.131、131a、13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坤荣,未经吴坤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皂头再利用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煤浆水冷壁进水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