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428.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7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红梅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47/2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529444 广东省江门市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食品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或保健品的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自动化的包装方式。在食品的输送过程中,由于定位的需求,输送带上都设置有通过夹持按压进行定位的装置;但对于部分食品包装来说,定位装置的夹持或按压力度过大,可能导致食品包装的变形,从而导致产品外形不美观,或变形后难与后续工艺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品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品输送和定位时的变形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品输送装置,其包括:支架和架设在所述支架上并相互隔开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通过圆带连接;所述圆带的一侧固定有一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圆带之间设置有供输送物品通过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圆带的一侧上包覆有一直条形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所述圆带的圆带槽,所述圆带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圆带的直径,另一侧固定于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侧壁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侧壁为金属型材,所述金属型材的横截面为“冂”形。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整所述圆带张紧度的张紧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张紧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调节槽,一张紧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调节槽内;所述张紧件上设置有供所述圆带穿过的定位槽或可勾住所述圆带的台阶。
优选地,所述调节槽为腰形槽,所述腰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带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或螺钉。
优选地,所述张紧件的一侧或两侧还设置有张紧轮。
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也通过所述圆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位置可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带实现了食品的自动输送且不会使食品或食品包装发生变形,并可在输送线上设置其它工艺装置,可实现自动装填等工艺;还可通过调节所述张紧调节装置或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的位置来实现圆带的张紧和松弛,以控制输送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输送装置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支架11,圆带12,第一转盘13,第二转盘14,侧壁15,加强件16,张紧调节装置17,底板171,调节槽172,张紧件173,调节片174,物品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食品输送装置实施例,包括支架11和架设在所述支架11上并相互隔开的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所述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之间通过圆带12连接;圆带12的一侧固定有一侧壁15,侧壁15与圆带12之间设置有供输送物品9通过的通道。
当第一转盘13或第二转盘14转动时,带动圆带12转动,则圆带12相对于侧壁15运动。当物品9从图1所示的左侧进入侧壁15与圆带12之间的通道时,圆带12将物品9抵持于侧壁15上,同时物品9与圆带1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物品9沿侧壁15向右运动,达到输送物品9的目的。这种输送结构仅靠圆带12与物品9、侧壁15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物品9,输送的压力小,可方便控制物品9的停止和固定。
由于圆带12本身具有一定的变形度,将物品9抵持于侧壁15上时,会产生接触变形,从而使接触压力不够而无法带动物品9。为解决该问题,在圆带12在靠近侧壁15的一侧上包覆有一直条形的加强件16,所述加强件16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所述圆带12的圆带槽,所述圆带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圆带12的直径,以使圆带12露出圆带槽,并和物品9接触。圆带12沿圆带槽转动,一方面圆带12本身不会产生滑动;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件16的支撑,圆带12固定于支架11上,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可牢牢地抵持于物品9的外部,以产生足够的摩擦传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红梅,未经冯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