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举升、翻转装置的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075.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裴军;安晓华;魏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4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举升 翻转 装置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车、修井机等设备,即一种带举升、翻转装置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采油车、修井机等设备上工作台举升的常规办法是由一人操作该车绞车的滚筒,利用井架天车滑轮使滚筒钢丝绳吊起工作台(吊到重心位置),由两个工人按所需的高度把工作台一端固定到后支架尺板孔上,再把另一端分别固定到二个带孔的立柱上,具体见图3(零部件名称如下:尺板14、工作台面11、支柱15、销轴16)。其缺点是用传统的方法,需要二至三个工人操作,起升工作台劳动强度大,并且由于井口周围高低不平,要调平工作台很费时。例如,就采油车而言,用绞车滚筒钢丝绳起吊工作台,需要拆下固定在纲丝绳上的油抽子,升降完工作台后再重新安装上。需要两人操作,工人劳动强度高,时间长、效率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采油车、修井机等设备上工作台常规举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升降方法,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保证工作平台可升至任意的高度及台面与地面的平行度的带工作台举升、翻转装置的采油车、修井机带举升、翻转装置的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带举升、翻转装置的工作台,工作台面一端与两个竖立导轨连接,并相对竖立导轨翻转连接,竖立导轨与车载支架前大腿固定连接;工作台面下面由升降缸支撑连接;工作台面外端拉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井架上的滑轮与液压小绞车带动连接;工作台面(与两个竖立导轨连接具体是指:工作台面带有两个间隔的连接耳板,连接耳板通过上销轴与T型滑块铰接,T型滑块与带凹入的T型槽竖立导轨连接。
工作台面外端拉接的钢丝绳绕过工作台面上间隔布置的两个滑轮,一端与井架连接,另一端绕过井架上的滑轮与液压小绞车带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利用该类车原有的液压系统,只需新增两个液压升降缸,一个二联阀,一个液压小绞车、一根钢丝绳、三个导向滑轮。通过控制二联阀就可实现工作台的平稳升降、翻转。工作台面下面由升降缸支撑连接,可停留在任何位置,调高方便。2、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工人劳动强度低,只需一人操作,时间短、效率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台举升结构简图。
图2是图1沿A-A剖面结构简图。
图3是图1K向结构简图。
图4是实用新型工作台举升液压原理图。
图5是常规工作台举升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零部件名称如下:升降缸1、下销轴2、液缸座3、液压小绞车4、钢丝绳5、滑轮6、吊耳7、导轨8、滑块9、上销轴10、工作台面11、耳板12、二联阀13、尺板14、支柱15、销轴16、井架前大腿17、后支架前大腿18、导向滑轮19。
参见图1、2、3、4,带举升、翻转装置的工作台用在采油车、修井机等设备上,采油车、修井机包括车载底盘,车载底盘后部有后支架,井架与后支架连接。工作台面11与后支架前大腿18连接。工作台面11一端与两个竖立导轨8连接,并可相对滑块9翻转连接,竖立导轨8与车载支架前大腿18固定连接;工作台面11下面由升降缸1支撑连接;工作台面11外端拉接有钢丝绳5,钢丝绳5绕过井架上的滑轮6与液压小绞车4带动连接。工作台面11带有两个间隔的连接耳板12,连接耳板12通过上销轴10与T型滑块9铰接,T型滑块9与带凹入的T型槽竖立导轨8连接。工作台面11外端拉接的钢丝绳5绕过工作台面11上间隔布置的两个导向滑轮19,一端与井架前大腿17连接,另一端绕过井架上的滑轮6与液压小绞车4带动连接。
参见图1、2、3、4,带举升、翻转装置的工作台,包括升降缸1,其下端通过下销轴2与液缸座3相连,起支承作用,其上端通过上销轴10与滑块9、工作台耳板12相连。通过控制二联阀13之液缸控制阀,可以控制升降缸1活塞杆伸出或缩回,从而带动工作台面11和滑块9沿导轨8的T形槽向上或向下移动。
液压小绞车4缠有φ13钢丝绳5,钢丝绳5一端缠在液压小绞车4上,另一端固定在吊耳7上,吊耳7焊接到井架前大腿17外侧上。通过控制二联阀13之液压小绞车4控制阀可以控制液压小绞车4收放钢丝绳5,从而实现工作台面11的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