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重力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032.4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芬;刘方平;卢辉;何文晋;廖宇兰;陈致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30 | 分类号: | B01D3/30;B01D53/18;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70228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重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重力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超重力场技术是强化传递和多相反应过程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实际应用中,实现超重力环境的方法是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这种经过特殊设计的旋转设备称为超重力机或超重力旋转床,也因其突破性的优点而被誉为“化学工业的晶体管”。但是目前应用在工业中的超重力旋转床装置的液体分布器为静态或者动态,这两周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液体的均匀分布。而现有技术的超重力旋转床根据其转子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单层超重力旋转床和多层超重力旋转床。单层超重力长旋转床中国专利有填料式CN 1059105A、CN 1062098A、CN1064338A、CN 2229833Y,防堵填料式CN 201529411U,碟片式CN2581060Y,折流式CN 117488C,管式CN 1438067A;多层超重力旋转床中国专利有折流式CN 1686591A,同心圈式CN 101234261A,同心圆环多层填料式CN 101869776A,多级雾化式CN 201108754Y,多级吸收式CN 202173801。
现有的旋转床多为固定布液方式,即将液体分布器与机壳或其它固定支撑连接,进液管静止不动,液体靠泵的压力通过液体分布器布液管上的喷液孔喷向转子内缘表面。例如美国专利US 4382900和中国专利CN 1507940A中,通过泵将液体送入管中,由喷液孔喷向环形填料内缘表面。
中国专利CN 101254355A和CN 1116125A公开了一种转动分布形式的液体分布器,其转轴为空心结构并布有出液小孔,液体由进液管 进入空心轴,转轴内的液体随转轴一起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转轴上的孔送入填料层。这种液体分布器由于转轴半径的限制,液体在空心轴内受到的离心力小,液体处理量小。
中国专利CN 1060415A提出了将液体分布器与转子或转子上的部件固定连接的转动布液型旋转床装置,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分布液体,提高了液体流量操作范围,但是液体分布器与液相入口管之间需要动密封结构,分布器结构复杂,制作安装麻烦。
中国专利CN 201752587U中,液体分布器为固定于转子之上的多层圆筒式结构,与液体进口通过固定于壳体上的静止圆柱形空心进料槽相连通,靠进料槽的内壁和每一层圆筒的内壁上所设出液孔达到液体雾化与初始分布。虽然这种液体分布器避免了液体分布器与进料管之间的动密封结构,易于制造安装,但是液体流量较大时会造成液体分布器流动阻力较大,液体雾化效果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继承现有技术的超重力旋转床的优点,拓展超重力旋转床的功能,提供一种具有静动结合式液相均布器的超重力两相传质分离旋转床,通过对液相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传质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重力两相传质分离旋转床,包括:
超重力两相传质分离旋转床的壳体;
外转轴,所述外转轴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机械密封;
转子,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外转轴上,并且位于所述超重力两相接触传质段之内,所述转子和位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机械密封;
内转轴,所述内转轴和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机械密封;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液相入口管和气相出口管,所述液相入口管固定在所述气相出口管上;
静态液相分布器,所述静态液相分布器设置于所述液相入口管上,所述静态液相分布器上设置导流结构;
动态液相分布器,所述动态液相分布器设置于所述内转轴上,与所述静态液相分布器组成液相均布器;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气相入口管;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液相出口管;
所述气相出口管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超重力两相接触传质段为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转子的两夹板之间的距离为6mm~5000mm,内径为12mm~3000mm,外径为16mm~6000mm。
优选地,所述的静态液相分布器圆筒个数为2~100,最大圆筒直径为4~1000mm。
优选地,所述静态液相分布器的导流结构外径为8mm~1400mm。厚度为0.5mm~20mm。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数量与所述静态液相分布器圆筒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动态液相分布器的形状为S型、流线型或平板型形状,具有的导流叶片的数量为2~12,内径比所述静态液相分布器的内径大1mm~3mm,外径为10mm~2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LED的退火炉管腔体
- 下一篇: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