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964.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韩旭光;张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涛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巩膜 抛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翼状胬肉手术的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
背景技术
眼科翼状胬肉手术中的一个步骤是将胬肉头颈部从角膜、巩膜表面剥离,然后刮除角巩膜表面残存的胬肉组织。研究已证实,角膜表面及结膜下胬肉残存组织是形成胬肉术后复发的基础,因此彻底清除胬肉组织是避免术后复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手术中必须干净,彻底切除胬肉及其纤维瘢痕组织,暴露光滑的角膜、巩膜创面。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圆刀片刮除角膜及巩膜表面的残存胬肉组织。在刮除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圆刀片紧贴角膜及巩膜在同一层面上做往复运动,由于刀片刮除深度不可控,容易划伤角膜、巩膜,甚至造成角膜、巩膜板层裂伤;并且容易残留胬肉组织,导致术后复发及瘢痕增生;另外刮除操作繁琐,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眼科翼状胬肉手术的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本抛光器可以在剥离胬肉组织后对角膜、巩膜进行抛光,能够彻底清除残留胬肉及其纤维瘢痕组织,使角膜、巩膜创面光滑,并能够避免损伤正常的角膜、巩膜组织,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复发以及瘢痕形成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它由抛光头、连接部分、微型电机、调速开关、电池盒、外壳组成,抛光头通过连接部分与微型电机连接,微型电机通过调速开关与电池盒相连。其中连接部分允许抛光头进行插拔、更换;调速开关可以对微型电机的转速进行无级变速调节;电池盒可以容纳一节五号电池。抛光头采用医用无反光不锈钢材料制作,长度为20mm,其头端为球形,直径为4mm,表面经过磨砂处理。抛光器外壳由医用塑料制成,长度为15cm。抛光器外壳及调速开关采用防水处理,并可以利用环氧乙烷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体积小、转速可控,操作简便,能够对角膜、巩膜创面进行抛光,彻底清除残留胬肉及其纤维瘢痕组织,使角膜、巩膜创面光滑,并能够避免损伤正常的角膜、巩膜组织,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复发以及瘢痕形成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示意图。
图中1.抛光头,2.连接部分,3.微型电机,4.调速开关,5.电池盒,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由抛光头1、连接部分2、微型电机3、调速开关4、电池盒5、外壳6组成,抛光头1通过连接部分2与微型电机3连接,微型电机3通过调速开关4与电池盒5相连。其中连接部分2允许抛光头1进行插拔、更换;调速开关3能够对微型电机3的 转速进行无级变速调节;电池盒5可以容纳一节五号电池。抛光头1采用医用无反光不锈钢材料制作,长度为20mm,其头端为球形,直径为4mm,表面经过磨砂处理。抛光器外壳6由医用塑料制成,长度为15cm。抛光器外壳6及调速开关4采用防水处理,并可以利用环氧乙烷消毒。
手术时,将胬肉头颈部从角膜、巩膜表面剥离,利用手持式角巩膜抛光器对角膜、巩膜创面进行抛光。针对残存组织情况,可以自由调节适宜的抛光转速。在抛光的同时对创面进行点水冲洗,一方面可以避免抛光时摩擦产热对组织的热损伤,另一方面可以带走摩擦下来的组织碎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涛,未经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物空间可调式储物袋
- 下一篇:新型圆筒无动力自动搅拌厌氧发酵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