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491.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远;周尚燕;胡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常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门窗 消声 隔板 组件 | ||
1.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轴线平行的消声筒A(14)和消声筒B(17),包括互相平行的隔板A(11)和隔板B(12),消声筒A展平后呈矩形的消声筒平展片(7),消声筒平展片设置有若干个双门窗形孔(1),双门窗形孔包括设置在消声筒平展片(7)上的矩形的过音孔(6),过音孔(6)设置有横梁,横梁的轴线与过音孔(6)相对边中点的连线重合,横梁两侧连接有翼板A(4)和翼板B(5),横梁将过音孔(6)分为等面积且对称的两个通孔,翼板A(4)与消声筒平展片之间构成锐角A,翼板B(5)与消声筒平展片之间构成锐角B,翼板A(4)的面积等于横梁左侧的过音孔(6)区域面积,翼板B(5)的面积等于横梁右侧的过音孔(6)区域面积,消声筒A(14)外径套设有消声筒A外壳件(13),消声筒A外壳件(13)包覆在过音孔(6)所在区域,消声筒B(17)和消声筒B(17)均同时贯穿隔板A(11)和隔板B(12),其中,消声筒B(17)和消声筒B(17)位于隔板A(11)和隔板B(12)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中区过音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翼板A(4)和翼板B(5)均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锐角A的角度等于20度或30度或40度或50度或60度或70度,锐角B的角度等于20度或30度或40度或50度或60度或7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锐角A的角度等于锐角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三个双门窗形孔(1)按照一字型排列组成列式双门窗形孔组(2),没三个列式双门窗形孔组(2)按照行排布组成行列式双门窗形孔组(3),相间隔的两个列式双门窗形孔组(2)在行列方向齐平排布,位于中间的列式双门窗形孔组(2)均与两侧的列式双门窗形孔组(2)错位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消声筒A(14)位于远离消声筒A外壳件(13)的一端还设置有外区过音孔(16),外区过音孔(16)所在的区域位于隔板B(12)远离隔板A(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门窗形孔的消声筒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隔板B设置有若干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常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陵川常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4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