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电机防内衬筒焊口开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448.4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宋胜男;魏钢;郑国鑫;李斌;魏东艳;苏亚冰;王力;杨洪建;乔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智成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41/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电机 内衬 筒焊口 开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线电机防内衬筒焊口开裂装置。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内的定子是数节定子段连接形成的整体,每节定子段由3组铜线圈和若干矽钢片组成,与动子上的环状永磁体形成磁场,通过地面控制系统,从而产生上下行推力,定子和动子之间为内衬筒,定子外是保护壳体,主要起到保护定子线圈的作用。由于前期工艺是将定子串直接送入经过热处理的壳体内,每节定子段都会有2道间隙,运行一段时间后定子串会因振动,可能引起定子串里内衬筒焊口的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线电机防内衬筒焊口开裂装置,使定子串不再因振动而产生径向摆动。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壳体、上定子段、下壳体、下定子段,直线电机内设有上定子段和下定子段,所述的上定子段的上部设有紧密结合的上壳体,下定子段的下部设有紧密结合的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上部设有上压板,上压板固定连接上连接板的内端,上连接板的外端通过上螺帽和连杆连接到下连接板,所述的下连接板的内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下连接板的外端通过下螺帽与连杆活动连接。
上述的上压板固定在上壳体的中部,下压板固定在下压板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对上下壳体的冷拔处理,使上下壳体与每节定子段两端的端盖紧密结合在一起,过硬处理后使定子段两端的端盖与壳体之间无任何间隙,并将外力全部加在端盖上;另外,为了加强固定效果,可以在上壳体外增设上压板,在下壳体外增设下压板,并通过连杆和螺帽更加牢固的固定,从而使定子串不再因振动而产生径向摆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上壳体1、上定子段2、下壳体3、下定子段4、上压板5、上连接板6、上螺帽7、连杆8、下压板9、下连接板10、下螺帽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1、上定子段2、下壳体3、下定子段4,直线电机内设有上定子段2和下定子段4,所述的上定子段2的上部通过冷拔处理,使上定子段2紧密结合上壳体1,下定子段4的下部冷拔处理,使下定子段4紧密结合下壳体3;所述的上壳体1上部设有上压板5,上压板5固定连接上连接板6的内端,上连接板6的外端通过上螺帽7和连杆8连接到下连接板10,所述的下连接板10的内端与下压板9固定连接,下连接板10的外端通过下螺帽11与连杆8活动连接。
其中,上压板5固定在上壳体1的中部,下压板9固定在下压板9的中部;另外,定子里内衬筒焊接前翻边处理,使焊口远离动子运行轨迹,保护焊口不受动子作用力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上下壳体的冷拔处理,使上下壳体与每节定子段两端的端盖紧密结合在一起,过硬处理后使定子段两端的端盖与壳体之间无任何间隙,并将外力全部加在端盖上,为了加强固定效果,可以在上壳体外增设上压板,在下壳体外增设下压板,并通过连杆和螺帽更加牢固的固定,从而使定子串不再因振动而产生径向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智成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智成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