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式除尘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313.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狄沃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胡长生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尘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湿式除尘柜。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车间的磨、车、削加工过程经常伴随着大量粉尘产生。这些粉尘之中包括很多可吸入肺的粉尘颗粒,对车间生产的工人身体健康存在很大威胁。有些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还是可燃物质。当可燃粉尘在空气中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还易引发火灾。
中央除尘系统是常用的一种空气除尘装置。但是这种除尘系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成套装备价格昂贵、设备安装自由度较低适用范围受限等。
针对中央除尘系统的不足,公开号为10225929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式打磨装置”。该装置相较于中央除尘系统有了较大进步,但是仍存在除尘净化能力差、除尘过滤网易堵塞、无法进行自动排污清洗除尘过滤网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空气除尘技术设备存在的除尘净化能力差、除尘过滤网易堵塞、无法进行自动排污清洗除尘过滤网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结构的湿式除尘柜。
本实用新型湿式除尘柜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循环水管,所述柜体的一个侧面设置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通过柜体内部的气流通道与吸风装置连接,所述气流通道内靠近通风窗依次设置有大孔过滤网和小孔过滤网;循环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对应位于大孔过滤网上方,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对应位于小孔过滤网上方;柜体底部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池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口与循环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窗、大孔过滤网、小孔过滤网、风道和吸风装置共同构成一个外周封闭体系,该外周封闭体系供尘气从通风窗依次向大孔过滤网、小孔过滤网、风道和吸风装置流动。所述风道一端连接小孔过滤网,另一端连接吸风装置的吸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装置由多个各自相互独立控制的风机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大孔过滤网和小孔过滤网上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管上还设置有方向控制阀,所述方向控制阀与洁净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洁净水管与洁净水槽连通,所述洁净水槽设置在循环水管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和水泵设置在水池的同侧,所述水池的水池底板在出水口侧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水口对侧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湿式除尘柜除具有成本低廉、安装自由度高、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等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通风窗、大孔过滤网、小孔过滤网、风道和吸风装置共同构成一个外周封闭体系,使得含尘气体必须依次经过大小孔过滤网,不会出现尘气不经过滤网直接被吸风装置吸走的情况,除尘净化效果更好;
2、大孔过滤网和小孔过滤网分别完成对不同粒度的尘土颗粒的吸附,使得过滤网不易出现堵塞现象,并且除尘净化效果也更好;
3、采用风道式,吸风装置产生的风力直接通过风道吸风,风力比传统向过滤网直接吹风的方法损耗更小,因此同等风机下净化效果也更好;
4、吸风装置由2个以上相互之间独立控制的风机组成,即使一个风机发生故障,其他风机仍可以正常运转,维持除尘装置的正常工作;
5、大孔过滤网和小孔过滤网上都设置有手柄,在进行拆卸清洗时候,抓握更为牢固方便;
6、循环水管上设置的方向控制阀,可以控制两个喷淋装置的水源来源,当方向控制阀将水源来源切换到与洁净水管连通的洁净水槽内的洁净水时,即可完成对大孔过滤网和小孔过滤网上积聚尘泥的自动清洗;
7、水池底板的倾斜设计,使得水池自动排污时,水泵逆运行吹出的气流对水池底板上沉积的尘泥能够更好地打散,自动排污效果也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湿式除尘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为通风窗,2为大孔过滤网,3为小孔过滤网,4为第一喷淋装置,5为第二喷淋装置,6为洁净水槽,7为吸风装置,8为方向控制阀,9为出水口,10为水泵,11为水池,12为水池底板。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图;
附图2中,1为通风窗。
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中,7-1为风机一,7-2为风机二,7-3为风机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湿式除尘柜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狄沃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狄沃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入式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 下一篇:上跨公路铁路桥防撞自复位限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