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坐便器用的新型简易清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761.6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东;张红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C1/304 | 分类号: | E03C1/3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便器 新型 简易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通装置,具体说的是对坐便器进行清通的新型简易清通工具。
背景技术
坐便器作为常用入厕工具,由于其设计的原理造成容易堵塞的现象,常用的清通办法是利用皮搋子进行清理,但是该种清通方法经常因为压力不足无法清通,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电机外加钢制探头的清理方法,通过电机动力将其清通,但是该种清通设备要求高,在清通过程中,因为钢制探头的力量大很容易将坐便器入口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坐便器用的简易清通工具,无需机械动力清通坐便器,清通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便器用的新型简易清通工具,由清通杆、清通头和旋转把手组成,所述的清通杆的由第一清通杆和第二清通杆组成,第二清通杆通过卡扣装置套设在第一清通杆上,打开卡扣装置后,第一清通杆的密封端在第二清通杆内滑动,并使第二清通杆的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的清通头由多条布条组成,布条由内层的棉布层和包裹着棉布层的竹纤维层组成,清通头的一端通过连接带固定在一起,其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二清通杆的开口端上,所述旋转把手上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设在清通头滑道内的旋转凸台,旋转把手的内壁与清通杆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凸台上设有多个可转动的钢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装置由卡扣、弹簧和多个卡口组成,卡口设置在第二清通杆上,卡扣与弹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第一清通杆上,卡扣与卡口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清通效果增强,清通速度提升,不会对坐便器造成损伤。
2、在清通杆加设旋转把手,使清通杆与旋转把手产生相对转动,减小摩擦,清通头的旋转动力更高更快,提长清通头对水面的压力,提高清通速度。
3、清通头一端由连接带固定在一起,使清通头为一个整体锁住清通冰内的水,使水和清通头为一个整体,在旋转动力下也不会散开,整体的形状在水压及旋转压力作用下,压力更大。
4、布条为竹纤维层和棉布层组合而成,增长清通头的吸水性及饱水能力,使清理头与坐便器内的水面充分接触,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增强清通效果。
5、第一清通杆和第二清通杆之间相对滑动,在抽动过程中第二清通杆的一端通水,由于空气压力作用,将水抽入第二清通杆内。再卡扣装置打开推回原位,使清通头与水充分接触,减少两者之间的空气,增强使用时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把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把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布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通杆,101、第一清通杆,102、第二清通杆,2、清通头,201、棉布层,202、竹纤维层,203、连接带,3、旋转把手,301、旋转凸台,302、钢珠,4、卡扣装置,401、卡扣,402、弹簧,40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坐便器用的新型简易清通工具,由清通杆1、清通头2和旋转把手3组成,所述的清通杆1的由第一清通杆101和第二清通杆102组成,第二清通杆102通过卡扣装置103套设在第一清通杆101上,防止第二清通杆与第一清通杆发生相对移动,当打开卡扣装置4后,第一清通杆101的密封端可以在第二清通杆102内滑动,第一清通杆的一端密封在滑动时使第二清通杆102的一端形成密封端,第二清通杆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用于吸水,所述的清通头2由多条布条组成,布条由内层的棉布层201和包裹着棉布层201的竹纤维层202组成,清通头2的一端通过连接带203固定在一起,其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二清通杆102的开口端上,并与第二清通杆的内部连通,所述旋转把手3上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设在清通头滑道101内的旋转凸台301,旋转把手3的内壁与清通杆1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302,减小清通杆与旋转把手之间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碳合金钢耐磨材料淬火剂
- 下一篇:氧枪坠落自动锁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