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面固定的双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8194.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喜;张世伟;赵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阳泰科雷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1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固定 平盘 永磁 涡流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永磁涡流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面固定的双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
背景技术
永磁涡流传动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永磁体转子与涡流环转子作相对旋转运动时,永磁体转子上磁极方向交替排布的永久磁铁会在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涡流环内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进而在其内感生出交变的涡流电流,该涡流电流又在涡流环中产生出感生磁场,感生磁场与永磁体转子上的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便在两个转子之间产生耦合力矩,从而达到传递运动和扭矩的作用。永磁涡流传动装置的结构形式目前主要有套筒型和平盘型两种,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永磁涡流联轴器(传动器)和永磁涡流调速器。其中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包括单平盘式和双平盘式,具有轴向结构小、重量轻便、振动小、永磁材料能效高、涡流损耗小等结构特点,在要求柔性启动、防堵转、限转矩及减震隔振等工作场合得到成功应用。
但是,现有的永磁涡流传动专利技术,普遍对永磁体转子和涡流环转子的定位连接方式关注不够,现有的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通常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二个转子安装定位的:一种是将两个转子利用连接轴套直接套装在原动机或负载的驱动转轴上;另一种是设置专门的支架将两个转子分别支撑起来,再利用联轴器部件,将原动机和负载的驱动转轴与两个转子的转轴连接起来。这两种连接方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前一种连接方式将转子所有的重量和受力都直接施加于原动机或负载的驱动转轴之上,尤其是在直接安装皮带轮或齿轮时存在较大的径向作用力,大大增加了原动机或负载的驱动转轴支撑轴承的受力,从而导致其工作状况的恶劣,振动噪音的增大,有效工作寿命的降低;后一种连接方式由于增加了一或二套支架,使原动机、负载和支架间保证转轴的同心定位更加困难,给安装作业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也给系统运行时带来更多的激振源和不确定有害因素。因此,开发出更为合理的永磁涡流联轴器定位连接结构,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面固定的双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与普通的双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相比,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直接安装在电动机前端凸缘上,能够自动保证安装与运行过程中的同心定位,大大简化了安装难度和减少了工作量,运行中能够将永磁涡流联轴器所受的重力和外作用力直接传递给电动机定子,避免电动机转轴系统承受附加外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面固定的双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从动转子、端面定位座和端盖轴;所述主动转子由主动转子体、内永久磁铁层和外永久磁铁层组成;主动转子体由空芯轴和中支板组成,中支板固定在空芯轴的外侧壁中部;内、外永久磁铁层固定在中支板的内、外端面上;所述从动转子由从动转子体、内转子盘、若干个转子盘连接板和内、外涡流环组成;从动转子体由从动轴承座和外转子盘构成,从动轴承座与主动转子体的空芯轴之间通过从动轴承相连接;外转子盘固定在从动轴承座的外侧壁上,位于主动转子的中支板的外侧,在外转子盘的与中支板相对的端面上固定有外涡流环,外涡流环与外永久磁铁层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间隙;内转子盘通过若干个转子盘连接板与外转子盘相连接,内转子盘位于主动转子的中支板的内侧;在内转子盘的与中支板相对的端面上固定有内涡流环,内涡流环与内永久磁铁层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端面定位座由端面定位盘和固定在端面定位盘上的定位轴承座组成,在端面定位盘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台阶型止口;定位轴承座与主动转子体的空芯轴之间通过定位轴承相连接;在定位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座油杯,轴承座油杯通过设置在定位轴承座侧壁上的轴承座油路与定位轴承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端盖轴设置在从动转子的外端,端盖轴由端盖和固定在端盖中部的从动轴或从动轴套组成,从动轴或从动轴套与主动转子体的空芯轴同轴设置;端盖与从动转子体固定连接;在端盖上设置有端盖油杯,端盖油杯通过设置在从动转子体和端盖上的端盖油路与从动轴承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内、外永久磁铁层对称固定在中支板的内、外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阳泰科雷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阳泰科雷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8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酸电缆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卸压煤层气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