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进煤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8121.1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军;孔凡谱;罗滨;顾士诚;颜丙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华丰顶峰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71413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进煤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厂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锅炉)的给煤方式如图1所示,它采用斜置的直径300mm的铸钢圆管直接穿过炉墙通到炉膛内,铸钢圆管上部再配备播煤风管,在播煤风的作用下,吹送燃煤颗粒高速进入炉膛。锅炉燃煤的粒度一般控制在8~13mm。燃煤颗粒会对给煤管造下部造成冲刷。特别是在接近炉墙的进煤口附近,播煤风正对着的给煤管迎风面,使该处磨损尤为严重,出现磨透产生漏洞现象。在运行过程中漏洞煤、漏烟和热渣冒出,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而且威胁工作人员安全。目前的解决方法通常采用补焊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处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同样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防磨的进煤口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进煤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将给煤管迎风面设成带有下沉区的迎风面,下沉区的底面也就是靠近穿炉墙进煤口的那个面为水平面,下沉区的下沉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α=110~135°角度的拐角区,该拐角区的拐角应设在播煤风管的轴线上。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当给煤管运行时,在下沉区的温度一般为300~450℃左右,该温度下煤粒会发生软化,成为胶质体或结成半焦态,在拐角处自然形成燃煤粘结保护层,有效解决了煤颗粒对给煤管的冲刷,带来的磨损问题,解决了给煤管因磨损造成的泄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管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例说明,1-给煤管,2-下沉区,3-下沉区的下沉面,4-炉墙进煤口,5-水平面,6-拐角区,7-播煤风管,8-给煤管的迎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管结构图,它采用斜置的直径300mm的铸钢圆管作为给煤管1,给煤管1直接穿过炉墙通到炉膛内,给煤管1上部再配备播煤风管7,从图1可以看出:播煤风正对着给煤管的迎风面,在播煤风的作用下,吹送燃煤颗粒高速进入炉膛使该迎风面磨损尤为严重,出现磨透产生漏洞现象。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进煤口结构,它是将给煤管1的迎风面设成带有下沉区2的迎风面,下沉区2的底面也就是靠近穿炉墙进煤口的那个面为水平面5,下沉区2的下沉面3与水平面5之间形成一个α=110~135°角度的拐角区6,该拐角区6的拐角应设在播煤风7管的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华丰顶峰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泰安华丰顶峰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8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