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5643.6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成;周德彪;董文峰;梁茜;李庆领;张培栋;余伟俊;段虎;王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C01B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分馏 联用 eor 出气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CO2驱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CO2驱EOR技术带来的采出气处理问题日渐明显。注入地下的CO2会随采出气溢出地面,采出气CO2含量随着注入年限的增加迅速升高且很长时间保持在80%以上。高含CO2的采出气如果采取放空处理不仅造成天然气和CO2资源的浪费,同时将大量温室气体CO2排入大气,造成温室效应。
CO2驱EOR采出气具有CO2含量高、重烃含量高、气体流量大、压力高等特点,适用于高CO2浓度天然气脱碳的技术主要有变压吸附法、薄膜分离法和低温分馏法。当CO2含量高于80%时,变压吸附法吸附剂消耗量大,分离成本迅速上升,且吸附剂会同时吸附C3+烃类,造成CO2产品纯度低,天然气回收率低等问题;薄膜分离法适用于高含量CO2的粗脱除,分离工艺存在产品纯度与有效组分回收率的矛盾,且原料气需预处理降低露点温度,但是薄膜分离工艺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生产能耗低等优点。低温分馏工艺适用于提纯CO2的工况,塔顶不凝气含有大量CO2,不能完全净化天然气,且需干燥预处理处理,但是低温分馏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处理量大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该系统结合了低温分馏工艺与薄膜分离工艺的优点,同时规避了两种分离工艺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低温分馏系统和膜分离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却器、凝结过滤器、干燥塔、预冷器、液化器、分馏塔、再沸器、冷凝器、膜分离器I、膜分离器II和膜分离器Ⅲ。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却器、凝结过滤器和干燥塔,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升高原料气压力,压缩机出口与冷却器相连,降低原料气温度,冷却器出口与凝结过滤器相连,过滤掉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凝结过滤器出口与干燥塔相连,干燥原料气,干燥塔出口与低温分馏系统分馏塔塔底再沸器相连。所述低温分馏系统包括预冷器、液化器及分馏塔(包括塔顶冷凝器与塔底再沸器),塔底再沸器热流出口与预冷器相连,升高塔顶不凝气温度,同时预冷原料气,预冷器出口与液化器相连,液化原料气,液化器出口与 分馏塔相连,在分馏塔中液态CO2经塔底再沸后由塔底馏出,塔顶冷凝器与预冷器相连,预冷器冷流出口与膜分离系统相连。所述膜分离系统包括三台膜分离器,膜分离器Ⅰ截留侧与膜分离器Ⅱ相连,膜分离器Ⅱ截留侧为天然气产品,渗透测与膜分离器Ⅰ入口相连,膜分离器Ⅰ渗透侧与膜分离器Ⅲ相连,膜分离器Ⅲ渗透侧为CO2产品。
所述低温分馏系统中,将预处理后原料气热量作为分馏塔塔底再沸器热源,再沸提纯CO2产品,利用塔顶不凝气冷量预冷原料气,同时将不凝气升温至35℃。
所述膜分离器中,膜分离器Ⅰ与薄膜与膜分离器Ⅱ组成回路,提纯天然气,膜分离器Ⅰ与膜分离器Ⅲ串联使用,提纯CO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分离系统结合了低温分馏工艺与薄膜分离工艺的优点,适用于CO2含量高于80%的采出气CO2分离,分离后CO2纯度高于99%,天然气CO2含量低于3%,回收率达到90%以上。
2.所述分离系统将原料气热量用于分馏塔塔底再沸器,将不凝气冷量用于预冷原料气,降低了低温分馏系统所需冷负荷。
3.所述分离系统中原料气只需一次压缩,利用分馏塔顶不凝气作为膜分离器原料气,充分利用塔顶不凝气的压力作为膜分离器的操作压力,塔顶不凝气3MPa以上的压力足以作为两次膜分离器的动力,减少了多次压缩原料气产生的能耗。
4.所述分离系统中膜分离器采用低温分馏系统塔顶不凝气作为原料气,分馏塔顶不凝气压力在3MPa以上,露点温度-20℃以下,在经预冷器升温至35℃后,无需采用其他预处理措施,降低了设备复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5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