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式防堵冲洗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4752.6 | 申请日: | 2014-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健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槽式防堵 冲洗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式防堵冲洗引流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手术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进行引流时,有效防止堵塞,并有封闭通道输送药液或冲洗液注入人体的槽式防堵冲洗引流管。属于医疗卫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手术患者进行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引流,绝大部分采用带有多种形状侧孔和圆形端孔的高分子材料管道,其中有单腔、双腔或多腔管道,对患者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孔洞容易被人体组织或器官堵塞,特别在负压状态下,引流不畅,治疗效果欠佳,结束后拔管较为困难,加重患者痛苦,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此,一些采用槽式防堵塞的手术引流产品被发明出来,尽管它们名称不一,工艺不同,有变形过渡的一体件,有分开加工后连接的组成件,但都是管柱体与齿柱体的组合体,典型的有中国专利CN200920167107.X、CN201320197859.7,这种结构产品引流时,将全部齿柱体和部分管柱体置于人体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齿柱体的齿槽极少发生全部堵塞现象,能够保证引流顺利进行。不足之处在于:CN200920167107.X所示结构只能单向引流,无法向人体内输送药液或冲洗液;CN201320197859.7虽然可以实现双向功能,但因输送药液或冲洗液的通道在齿柱体轴上,管柱体与齿柱体无法连续成型,只能分开加工,通过后续的连接来实现相应功能。上述这些结构,不是功能单一,就是制造不易,工效不高,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对手术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进行引流时,有效防止堵塞,并有封闭通道输送药液或冲洗液进入人体的槽式防堵冲洗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槽式防堵冲洗引流管,包括管柱体、齿柱体,所述管柱体与齿柱体连续成型为一体件,管柱体的管道与齿柱体的齿槽相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在管柱体的管壁内设有贯通管柱体的封闭通道。
在此,齿柱体是指周向上分布着齿条状形体的柱体。齿槽是指相邻齿条之间的空间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对手术患者进行引流时,将全部齿柱体和部分管柱体插入人体,置于需引流的部位。齿柱体的齿槽最大方位地收集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在重力或负压作用下,收集后的积液或炎症分泌物流入管柱体的管道中,然后流出体外。根据治疗需要,可经过上述封闭通道,将药液或冲洗液注入人体,药液或冲洗液从管柱体与齿柱体接合处齿槽中流出,对体内进行消炎或冲洗,产生的废弃物再经上述过程流出体外。
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既减省了齿柱体与管柱体连接的工序,提高了工效,又可将药液或冲洗液注入人体,进行消炎冲洗引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封闭通道向齿柱体延伸穿过齿条,从齿柱体的末端穿出。
在此,齿柱体的末端是相对于和管柱体接合的端面而言的。
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药液或冲洗液从齿柱体的末端流出,输送到人体更深的部位,可以提高药液或冲洗液的利用率,巩固并增强引流和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实现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齿柱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齿柱体的末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齿柱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管柱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齿柱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管柱体与齿柱体接合处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管柱体;2、齿柱体;3、封闭通道;11、管道;12、管壁;21、齿条;22、齿槽;31、入口;3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健,未经祁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4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