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线结构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9599.8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斯玛尔特微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结构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线结构及电机。
背景技术
市售的以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的爪极式步进电机,主要由爪极式定子和转子组成,外接驱动电路控制使其做预期工作,转子是带N、S极的(多极)磁环,定子是由软磁材料冲压制成,定子分别安装两绕阻线圈;绕阻通电后使得导磁体产生N、S极磁场,改变绕阻的激磁方式,软磁体的磁极面不断变换N、S,与中间的N、S极磁环有规律的相吸相斥,从而在转轴上做预期旋转运动。
上述为电机的工作原理,一般的电机包括电子骨架、外壳、转子磁环、转盘、霍尔电路及罩在霍尔电路上的后盖,定子骨架紧配在外壳里面,转子磁环在定子骨架里面可正反转动,外加磁柱转盘和霍尔电路识别电机的转向和速度,霍尔电路上的引线从后盖引出并与外面控制电路连接,后盖固定引线并密封整个电机尾端。而现有的引出线一般是直接引出,此方式会导致接线头易断,引线容易从焊接点脱落,而采用加胶固定的方式,作业烦琐效率低,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线可靠性更高、不易脱落的引线结构,还提供一种稳定性更高、效率更高的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线结构,包括电路板、引线及罩在电路板上的后盖,所述引线一端电连接电路板,另一端从后盖向外引出,所述后盖内侧壁上设置压线凸肋,该压线凸肋与引线相适配并将引线紧压在电路板上。
其中,所述压线凸肋设置在后盖顶部。
其中,所述压线凸肋为长条形,所述压线凸肋的长度与所述引线的宽度相适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骨架、转子磁环、转轴及转盘,所述转子磁环设置在定子骨架内,所述定子骨架设置在转轴的一端并穿过转子磁环,转盘设置在转轴的另一端,还包括设置在转盘一侧的引线结构,且所述引线结构中的电路板与所述转盘正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线凸肋,利用压线凸肋与引线的配合将引线紧压在电路板上,可有效将引线与电路板的焊接点的着力点有效转移,保证了焊接的可靠性。采用该种结构的电机可有效降低引线从电路板上的脱落,降低维修的成本,使电机的稳定性更高。(此目的搞错了,主要是霍尔反装,节省有效空间,压引线是次要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轴承;2、外壳;3、定子骨架;4、转子磁环;5、转盘;6、电路板;7、后盖;8、引线;9、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以及图3,一种引线结构,包括电路板6、引线8及罩在电路板6上的后盖7,所述引线8一端电连接电路板6,另一端从后盖7向外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7内侧壁上设置压线凸肋9,该压线凸肋9与引线8相适配并将引线8紧压在电路板6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线凸肋9,利用压线凸肋9与引线8的配合将引线8紧压在电路板6上,可有效将引线8与电路板6的焊接点的着力点有效转移,保证了焊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压线的工作更方便,压线过程更加简单,该压线凸肋9设置在后盖7顶部。该种压线凸肋9设置在顶部,在压线凸肋9的顶部与电路板6之间进行压线,受力点沿压线凸肋9向上,有效增强了眼线凸肋9的强度。
进一步地,该压线凸肋9为长条形,压线凸肋9的长度与所述引线8的宽度相适配,设置成长条形,受力点为一个较长的面可有效提高压线后的稳定性。当然,该压线凸肋9也可设置其他方式,例如多个独立的凸台等。
一同参阅图1所示的电机,该电机包括定子骨架3、转子磁环4、转轴及转盘5,所述定子骨架3设置在转轴的一端,转盘5设置在转轴的另一端,还包括设置在转盘5一侧的引线结构,且该引线结构中的电路板与转盘5正对。
如图1,轴承1铆入外壳2中,定子骨架3紧配在外壳2里面,转子磁环4在定子骨架3里面可正反转动,外加磁柱转盘5和霍尔电路识别电机的转向和速度,引线8引出与外面控制电路实现连接,后盖7固定引线8并密封整个电机尾端。
采用该种引线结构的电机可有效降低引线8从电路板6的脱落,降低维修的成本,使电机的稳定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斯玛尔特微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斯玛尔特微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9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电机转子装配结构
- 下一篇:轿车管状V型扭力梁冲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