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科放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821.0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娟;陈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学娟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放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妇科放药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过程中,部分妇科疾病常采用阴道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现有技术为通过手指戴指套将药物放入,药物与阴道粘膜粘连,不易推进,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而且手指长度等因素会影响药物送达位置不准确的问题,而且送药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每次只能送入一粒药物,而多粒药物的放入需要多次重复以上过程,因此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污染几率。
因此申请号为201020614736.5公开了一种新型妇科放药器,包括中空药管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在中空药管中,在中空药管的前端侧面位置固定设置有圆形开口,中空药管的末端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手柄上标有刻度,手柄末端设有防滑纹。
上述专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准确卫生的将药物送达病灶位置,但是上述专利只能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的病人或者由他人帮助进行治疗,若病人腰、腿、眼等健康状况不佳,在放药过程中无法观察到放药器刻度时则无法使用或者导致放置药物位置不准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放药时无需观察刻度即可准确送达病灶位置的妇科送药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妇科放药器,包括中空药管和推杆,所述推杆插入中空药管中,所述中空药管外壁上设有环绕空心药管的凹槽,所述凹槽靠近中空药管出药口的一端与中空药管出药口距离3厘米,所述凹槽长10厘米,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两段弧度分别为40-120°且位置相对的螺纹Ⅰ,所述两段螺纹Ⅰ之间的凹槽表面设有刻度,所述凹槽外套设有与凹槽同心的环状挡板,所述挡板内圆表面上设有与螺纹Ⅰ相配合的螺纹Ⅱ。
一般阴道放药位置深度均大于3厘米,因此凹槽靠近中空药管出药口的一端与中空药管前端距离3厘米。
螺纹Ⅰ的弧度若小于40°,则由于螺纹Ⅰ的弧度较小,对换装挡板的固定和移动都不稳定,而若大于120°,则刻度的位置较小,造成刻度线较短,影响病人确定位置。
使用时,首先将药物放入放药器,然后旋转环状挡板到所需位置(即刻度显示的长度+3厘米),然后将放药器放入阴道,环状挡板与阴道外部贴合即可,无需再次观察伸入长度。
上述螺纹Ⅰ的高度≤凹槽的深度,防止螺纹Ⅰ对阴道粘膜造成损伤。
上述推杆伸入中空药管的一端设有推杆盘。
上述推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上述凹槽的表面的两段弧度为90°。
上述中空药管的进药口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环状挡板,可以在使用前确定插入长度,无需插入后再次确定,因此更加适合腰、腿、眼等健康状况不佳的病人使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凹槽处横截面图;
图中:1-中空药管,2-推杆,3-凹槽,4-螺纹Ⅰ,5-刻度,6-环状挡板,7-推杆盘,8-手柄,9-把手。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妇科放药器,包括中空药管1和推杆2,所述推杆2插入中空药管1中,所述中空药管1外壁上设有环绕空心药管的凹槽3,所述凹槽3靠近中空药管1出药口的一端与中空药管1的出药口距离3厘米,所述凹槽3长10厘米,所述凹槽3的表面设有两段弧度分别为90°且位置相对的螺纹Ⅰ4,所述两段螺纹Ⅰ4之间的凹槽3表面设有刻度5,所述凹槽3外套设有与凹槽3同心的环状挡板6,所述环状挡板6内圆表面上设有与螺纹Ⅰ4相配合的螺纹Ⅱ(由于螺纹Ⅱ在图1和图2中与螺纹Ⅰ配合使用,固未标出)。
上述螺纹Ⅰ4的高度=凹槽3的深度,防止螺纹Ⅰ4对阴道粘膜造成损伤。
上述推杆2伸入中空药管1的一端设有推杆盘7。
上述推杆2的另一端设有手柄8。
上述中空药管1的进药口设有把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学娟,未经程学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