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施工锌包钢接地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825.3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汉;李英东;栾永波;王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汉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施工 包钢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建筑接地系统接地极,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施工锌包钢接地极。
背景技术
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目前野外施工接地极需要挖一个沟槽。施工难度的,进度慢。
离子接地极是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接地设备。而现有接地极一般以铜覆钢或铜作为管件材料,管内填充物多为化学降阻剂即强电解质。就上述接地极材料而言,首先,因铁为较活泼的金属,铁芯材料与内置填充物接触,腐蚀较快,不能让接地极达到长期安全有效接地的目的。其次,以大量的铜为接地防腐导电材料,由于铜会引起重金属污染,因此该接地材料的设计方案也不适合大规模地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施工锌包钢接地极,经济有效的快速施工接地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速施工锌包钢接地极,包括接地引线、钢芯和打击头,所述钢芯外层包覆有铜层,所述钢芯的底端为圆锥体,所述铜层外表面包覆有锌层,所述铜层与内层的钢芯结合在一起,锌层与铜层熔铸连接。
所述接地引线与锌层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锌层外距接地极末端60cm标注刻度埋深标志,在距离接地极末端70cm处标注刻度。
所述打击头位于所述钢芯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极,具有打击头,打击头截面积大大增加,更方便扦插入地,并且由于打孔后焊接,焊接后不易脱焊。接地体上设有两个刻度线,在检查时看到70cm刻度,而看不到60cm刻度,即可认为合格,这样,施工人员和安监人员检查接地极的埋深时就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施锌包钢接地极示意图;
其中,1、接地引线;2、钢芯;3、打击头;4、铜层;5、锌层;6、圆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速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施工锌包钢接地极,包括接地引线1、钢芯2和打击头3,钢芯2外层包覆有铜层4,钢芯2的底端为圆锥体6,打击头3位于钢芯2的上端。铜层4外表面包覆有锌层5,铜层4通过加热压覆方式与内层的钢芯2结合在一起,锌层5与铜层4熔铸连接。
接地引线1与锌层5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锌层5外距接地极末端60cm标注刻度埋深标志,在距离接地极末端70cm处标注刻度。接地极上设有两个刻度线,在检查时看到70cm刻度,而看不到60cm刻度,即可认为合格,这样,施工人员和安监人员检查接地极的埋深时就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汉,未经李中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扇叶的模具
- 下一篇:聚粒机中的摩擦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