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683.0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伊恩·伍德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设备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来说涉及一种便携式设备固定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在车内使用的便携式设备固定器。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且变得越来越常见。一种特定环境包括在行驶的车辆内使用这种设备,以辅助并增强旅行体验。流行设备通常包括导航单元和移动设备。为与车辆的电气系统通信,这种设备通常插入诸如点烟器或辅助端口的车辆现有电源输入端,并安装至诸如内挡风玻璃、仪表板或仪表盘的内部结构。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类型的安装方案不仅不雅观,而且会导致缆线松动并造成妨碍。因此,可能会妨碍乘客触及某些条件下必要的其它车辆部件和设备。针对这些情况,期望提供一种相对于用户位置及车辆内的其它可触及部件和设备能够更好地美化车辆内部空间的便携式设备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便携式设备固定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便携式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便携式设备的托架和可操地连接至托架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可由容纳件容纳的插入件。容纳件连接至基座件,其中,基座件连接至表面。一旦容纳件容纳插入件,则锁定机构可释放地将支撑件连接至基座件,从而将该装置固定至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固定器,包括:托架,固定便携式设备且具有插入件;基座件,连接至支撑面且包括用于容纳插入件的容纳件;以及锁定机构,当容纳件容纳插入件时将托架可释放地连接至基座件。
优选地,插入件包括具有开放末端的延伸部,并且容纳件包括具有容纳延伸部的凹槽的插座。
优选地,延伸部包括圆柱形延伸部且插座包括环形凹槽。
优选地,基座件包括电气连接至电源的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连接件。
优选地,托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连接件,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连接件设置为当容纳件容纳插入件时实现与至少一个电子连接件的电气连接。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连接件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插塞和辅助插塞,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连接件包括通用串行总线端口和辅助端口。
优选地,容纳件包括保护件,保护件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保护件设置成在容纳件没有容纳插入件时处于第一位置,且保护件在容纳件容纳插入件时移动至第二位置。
优选地,保护件包括透明材料且容纳件包括至少一个照明组件,至少一个照明组件在保护件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时在保护件上提供照明效果。
优选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解锁位置使得容纳件能够容纳插入件并且锁定位置将托架锁定至基座件。
优选地,支撑面包括车辆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车辆内部使用的便携式设备固定器,包括:托架,固定便携式设备且具有插入件和第一电子连接件;基座件,连接至车辆的支撑面且包括用于容纳插入件的容纳件和电气连接至第一电子连接件的第二电子连接件;以及锁定机构,当容纳件容纳插入件并且第一电子连接件实现与第二电子连接件的电气连接时,锁定机构将托架可释放地连接至基座件。
优选地,插入件包括具有开放末端的延伸部,并且容纳件包括具有容纳延伸部的凹槽的插座。
优选地,第一电子连接件设置在延伸部内且第二电子连接件被凹槽包围。
优选地,延伸部包括圆柱形延伸部且插座包括环形凹槽。
优选地,第一电子连接件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插塞和辅助插塞中的至少一个,且第二电子连接件包括通用串行总线端口和辅助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容纳件包括保护件,保护件设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保护件设置成在容纳件没有容纳插入件时处于第一位置,且保护件在容纳件容纳插入件时移动至第二位置。
优选地,保护件包括透明材料且容纳件包括至少一个照明组件,至少一个照明组件在保护件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时在保护件上提供照明效果。
优选地,锁定机构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解锁位置使得容纳件能够容纳插入件并且锁定位置将托架锁定至基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