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羽绒灰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498.1 | 申请日: | 2014-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利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 灰尘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灰尘收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羽绒灰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羽绒的加工过程中,人们常用管道抽取羽绒上留下的灰尘或者废物,然后排放到灰尘收集袋中。灰尘收集袋通常是由布料制成,当灰尘收集袋里的灰尘或者废料达到一定量时,工作人员必须停机,把灰尘收集袋里的灰尘放出来。若不停机,气泵会把灰尘从灰尘收集袋的端口处吹出,这样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若停机的话,势必会影响工厂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羽绒灰尘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羽绒灰尘收集装置,包括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一号钢丝绳、二号钢丝绳、一号夹片、二号夹片、一号卷筒、二号卷筒、截断架、收集袋和束口绳,所述的截断架套在收集袋上,截断架的两侧设有一号夹片和二号夹片;所述的截断架底端穿有一号钢丝绳和二号钢丝绳;所述的一号钢丝绳和二号钢丝绳绳端均设有一个钢丝绳挡柱;所述的一号钢丝绳和二号钢丝绳中部均套有一个钢丝绳卡扣;所述的一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对应固定一号卷筒、二号卷筒;所述的一号钢丝绳、二号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一号卷筒、二号卷筒上;所述的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相对放置于截断架周围;所述的一号卷筒和二号卷筒与截断架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截断架可以用钢材或者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便于随时灵活地排放收集袋中的废料或者灰尘,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过度积累对收集袋的不利影响,更避免了停机排放废料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断架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羽绒灰尘收集装置,包括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10、一号钢丝绳1、二号钢丝绳5、一号夹片301、二号夹片302、一号卷筒11、二号卷筒12、截断架3、收集袋8和束口绳9,所述的截断架3套在收集袋8上;所述的截断架3底端穿有一号钢丝绳1和二号钢丝绳5;所述的一号钢丝绳1和二号钢丝绳5绳端均设有一个钢丝绳挡柱2;所述的一号钢丝绳1和二号钢丝绳5中部均套有一个钢丝绳卡扣7;所述的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10的输出轴上分别对应固定一号卷筒11、二号卷筒12;所述的一号钢丝绳1、二号钢丝绳5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一号卷筒11、二号卷筒12上。
所述的截断架3可以用钢材或者塑料制成。
当收集袋8中的废料达到截断架3以下某一位置时,若工作人员需要放掉收集袋8中的废料,只需要同时开通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10的电源,一号卷筒11、二号卷筒12分别对应拉动一号钢丝绳1、二号钢丝绳5,由于一号钢丝绳1和二号钢丝绳5的端部均设有钢丝绳挡柱2,所以一号钢丝绳1、二号钢丝绳5会分别对应拉动一号夹片301、二号夹片302下端,使一号夹片301和二号夹片302夹紧在一起,以此把收集袋8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此时解开束口绳9即可排放掉收集袋8下部的废料而不用停机。
当工作人员需要松开截断架3时,只需让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10反转,一号钢丝绳1和二号钢丝绳5被释放,截断架3两侧的一号夹片301和二号夹片302恢复弹性形变,释放被夹紧的收集袋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利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利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废弃物资源再生处理系统
- 下一篇:正反对接雨污水收集池承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