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441.1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龚峻;程子剑;徐成宏;张爱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B01D45/06;B01D4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气流 立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水平气流的立式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尾烟气经过脱硫吸收塔后,净烟气中依然含有少量的雾滴,正常为75-300mg/Nm3,而这些浆液雾滴含有硫酸钙固体以及二氧化硅等酸不溶物飞灰,因此烟气脱硫吸收塔除雾装置的液滴分离性能好坏和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烟尘浓度息息相关。
为了不断提高除雾装置的液滴分离性能,脱硫除雾装置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在现有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技术中,除雾装置通常由两级组成,即粗除雾层和细除雾层,也有采用三级结构,即在粗除雾层上游侧增加一级大雾滴预处理层。粗除雾层通常是由大量间距为25~40mm的薄的波纹板构成;细除雾层通常是由大量间距为18~30mm的薄的波纹板构成,且叶片通常带钩设计;大雾滴预处理层通常是由2~3层相互错开布置的中心间距为50~150mm的圆管构成,俗称管式除雾器。
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尾烟气排放量巨大,达到数以百万立方每小时,如果出口水平烟道只是作为气流管道,那么可以设计成高流速的气流管道,可以达到15~25m/s,烟道的横截面小、造价低。但是由于气流管道上或许还需配置水平气流的立式除雾装置,受到除雾装置的极限允许流速(通常小于7.5~13m/s)限制,需要将安装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的烟道段进行放大从而满足除雾装置的有效性能区运行。
传统的典型的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如同公告号CN203208808U公开的新型水平烟道式除雾装置,无论粗除雾层还是细除雾层,每一层除雾装置又被多个水平布置的收集水槽分割而成的多层除雾组件组成。该水槽的作用是收集上方除雾组件拦截下的水流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到烟道壳体外。而水槽实际上占据了约20%的烟道流通面积,在处理相同的烟气量下迫使烟道需要更大的横截面。
不仅如此,在粗除雾层和细除雾层之间,布置了两层冲洗管路系统,用来冲洗粗除雾层的下游侧和细除雾层的上游侧。如此布置冲洗管路,迫使除雾装置位置段需要更长的尺寸。
不仅如此,如此布置的水平气流的立式除雾装置,在模块维护和更换时,很不方便,由于收集水槽还具有连接上下方除雾组件作用,因此更换下方除雾组件时候, 需要移除上方除雾组件。
截止目前为止,已知的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装置结构设计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除雾装置,或者说对于现有已经固定的空间,除雾装置的性能还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占用空间小、拆卸方便的高效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气流立式除雾装置,气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包括至少一层波纹板式除雾组件和排水管,所述除雾装置立式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式除雾组件的下端具有至少一个斜面,且在所述波纹式除雾组件的下端贴合端板。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式除雾组件和所述端板的下边缘设有部分开口的收集水管,所述收集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收集水管用来导出所述除雾组件收集的液体,并通过与之连通的排水管将液体排出除雾装置。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水管采用圆管,且圆管具有1/3~1/4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式除雾组件的下端具有两个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用于将收集的液体从除雾组件内流到收集水管内,第二斜面用于将收集水管内的液体从高端流向低端,最后被排水管导出除雾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倾斜夹角优选为15°~40°,第二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倾斜夹角优选为2°~15°。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装置包括两层波纹板除雾组件,分别为粗除雾层和细除雾层。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装置还包括若干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冲洗管和若干冲洗喷嘴,所述冲洗喷嘴均匀布置在所述冲洗管的管壁上,所述冲洗喷嘴朝向所述波纹式除雾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粗除雾层和所述细除雾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冲洗系统。在该冲洗系统的冲洗管的两个方向上均布置冲洗喷嘴,一个方向朝向粗除雾层的下游侧,一个方向朝向细除雾层的上游侧;这样,将粗除雾层和细除雾层之间的冲洗系统减少为一套,降低了除雾装置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管的尾端至少有一个所述冲洗喷嘴,且尾端的所述冲洗喷嘴朝向所述除雾装置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梅斯特(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德梅斯特(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