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219.X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寒;刘志宏;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河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河道黑臭水质的治理方法主要有截流、疏浚、活水循环(即引水增流)、河道人工增氧曝气、底泥覆盖、混凝、生态治理等方法。疏浚工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河流底泥中的污染物转移出去是一种较好的治理河流底泥污染的方法,但只能用于河流的应急净化,不能持续保证效果,而且清出的淤泥需要再次处理;活水循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稀释和转移的方式使得河流中的水质得以净化,但该方法所需要的条件比较特殊,需要利用特殊的河流水位差或者水泵提升的方法实现水的交换,该方法只是让污染物向其他水体转移,无法去除污染物;河道曝气和生态工程的建设都是以恢复和强化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为主要目的,逐渐恢复和净化水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适合作为混凝快速改善的辅助措施,但是对于通常的缓流河道难以达到混凝所需的水利条件,从而使混凝效果大打折扣;混凝虽能够快速消除水体的“黑”但除臭效果欠佳;河流底泥覆盖同样是一种针对河流底泥的污染治理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但仍无法实现河流水质应急净化。
综上所述,目前尚没有一种能持续有效而又简便的治理缓流河道黑臭水质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河道黑臭的原因是河水中耗氧物质的耗氧量大于河水的复氧量,并不是因为河水脏(通常用COD或BOD的数值高低衡量)就一定黑臭。基于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善河道黑臭现状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理黑臭河道水质的装置,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实用新型采用跌水复氧的方法,包括水下推进器,水箱和出水管,水槽若干,两根两头密封的水管。
所述水箱中装有水下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前进方向的水箱侧面设有孔径250mm的出水管,所述水箱呈凸字形。所述水箱凸起部分的两侧固定两根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水箱相接触部分连通。
所述水管长10米;所述水管在与水箱没有接触的上侧布满水槽,高度为100-200mm,每根水槽的距离为10-50mm。
所述跌水复氧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改机械输氧为自然复氧,该系统各组成形态简单,覆盖范围广,跌水线长,并且操作灵活,可根据需要确定跌水线的长度,低成本,低能耗,低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能够持续运行。该方法尤其针对以城市内河形式存在的黑臭河道水体修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除河道黑臭方法的跌水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正面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局部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个部件的标记如下:1、水槽,2、水管,3、水槽与水管连通部分,4、水下推进器,5、水箱,6、排水管,7、水管与水箱连通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某城市黑臭河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水体修复实验。在未进行水体修复前,河流水体中黑臭现象严重,此类水体水质处于劣V类标准。该河道为死水,本发明有效长度为100米,作为试验对象。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河道黑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该段河道放置本实用新型的跌水装置,该装置由若干个平行的水槽1、水管2、水箱5和水下推进器4组成。跌水装置启动后,水下推进器4将水箱5内的水往外抽,由于水槽1、水管2和水箱5是连通的,导致水槽1中水位下降,此时水槽1内的液位就低于河道的水面,形成高度差,跌水过程形成,该过程采用跌水方式,利用势能完成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
(2)水下推进器4位于水箱中,将水槽1中氧浓度高的水排到下层氧浓度低的水中,一方面能够增加下面水的溶解氧浓度,另一方面起到搅拌作用,将下部氧浓度低的水翻到上层进而进行复氧。
上述两个步骤即完成自然跌水复氧过程。该实验运行一个月后臭味消失,黑臭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