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199.4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陈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32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面 精密 磨削 研磨 组合 机床 下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削、研磨抛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背景技术
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在加工时由于要求研磨、抛光压力大、线速度高、无振动,加工过程中在大压力和高转速研磨、抛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双面研磨、抛光机床均采用滚动轴承结构,而且盘面不能冷却,如果用于加工蓝宝石等硬脆性材料时,由于研磨、抛光压力小,振动大,温度高,其抛光精度、加工效率以及设备使用寿命都难以保证。因此现有的双面研磨、抛光设备不能适应蓝宝石等硬脆材料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以提高双面研磨、抛光设备加工硬脆材料的研磨、抛光精度和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包括底盘支撑、设在底盘支撑上的上静压盘、设在上静压盘底部的下静压盘、设在上静压盘和下静压盘中部的中心轴、活动套装在中心轴上的空心轴;所述中心轴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轮;所述空心轴上固定有与上静压盘内圆周面滑动配合且与下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的中心旋转盘和固定在中心旋转盘上的下托盘,下托盘上面安装有下盘砂轮且与上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所述上静压盘与下托盘、下静压盘及中心旋转盘滑动配合的上、下面及内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上油腔、下油腔、中间油腔,所述上油腔、下油腔、中间油腔通过进油道和回油道与液压油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设在所述中心轴下端的冷却水旋转接头、设在中心轴上的分别与冷却水旋转接头连通的中心轴进、回水通道、设在中心轴与空心轴之间的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设在空心轴上的分别通过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与中心轴进、回水通道连通的空心轴进、回水通道、设在下托盘上的与空心轴进、回水通道连通的下托盘进、回水通道和与下托盘进、回水通道连通设在下托盘与下盘砂轮之间的下盘冷却水道。
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通过设在空心轴上的带轮与空心轴连接的空心轴电机、通过设在中心轴的同步带轮与中心轴连接的太阳轮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非对称大承载能力静压下盘装置,由于油液具有很好的振动阻尼,既能承受高达几吨的加工压力,又能使设备保持很小的振动,工作时,可在上静压盘与下托盘、上静压盘与中心旋转盘及上静压盘与下静压盘之间形成抗压油层,提高设备在大抛光压力时的承载能力及设备减震能力。加之具有冷却系统,可通过空心轴中的机械密封对盘面进行冷却,将抛光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及时带走,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可提高研磨、抛光精度和效率,适应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加工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包括底盘支撑1、设在底盘支撑1上的上静压盘18、设在上静压盘18底部的下静压盘8、设在上静压盘18和下静压盘8中部的中心轴7、活动套装在中心轴7上的空心轴5;所述中心轴7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轮23;所述空心轴5上固定有与上静压盘18内圆周面滑动配合且与下静压盘8上表面滑动配合的中心旋转盘20和固定在中心旋转盘20上的下托盘17,下托盘17上面安装有下盘砂轮19且下托盘17与上静压盘18上表面滑动配合,所述上静压盘18与下托盘17、下静压盘8及中心旋转盘20滑动配合的上、下面及内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上油腔14、下油腔9、中间油腔10,所述上油腔14、下油腔9、中间油腔10通过进油道和回油道与液压油系统(未画)连接。
上静压盘18与下托盘17、下静压盘8及中心旋转盘20共同组成了静压轴承机构,上静压盘18上设置的油环与下托盘17、下静压盘8及中心旋转盘20共同组成了上油腔14、上下油腔9和中间油腔10,同时在上静压盘18上还设有供油与回油的上静压盘分油油道13、及上静压盘回油油道28。当设备运转时液压油从安装于上静压盘18侧边的进油分油块12的压力油进油口11进入上静压盘分油油道13内,并同时进入上油腔14、下油腔9、中间油腔10内,在上静压盘18与下托盘17、上静压盘18与中心旋转盘20及上静压盘18与下静压盘8之间形成抗压油层,提高设备在大抛光压力时的承载能力及设备减震能力。液压油的回油通过设置于上静压盘18上的上静压盘回油油道28流回回油接油盆29内,并通过其流回液压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