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1650.0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郑伏惠;欧胜军;张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讯设备 接口 单孔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设备接口的多样化,其中部分产品的单孔接口已达到无需拆卸的水平,因此对单孔接口的防水可靠性要求也相应地有所提高。同时,随着设备小型化的趋势,也要求单孔接口为小型设计。现有技术中的单孔防水结构均采用O型圈的密封方式,仅是紧固程度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法兰盘螺钉的方式。实施时,把密封圈装在法兰盘上,再通过外部螺钉紧固。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外部螺钉占用较大的空间,连接可靠性不高。
2、连接件螺纹的方式。实施时,把密封圈装在连接件上,再通过连接件本身的螺纹进行紧固。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因连接件本身是螺纹结构,其结构复杂也比较占用空间,紧固操作需要专门的力矩工具,成本较高但可靠性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具有多级防水功能;可靠性高,装配便捷,节省空间及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包括:连接件,其包括一杆部;用以套接在杆部的外周并可在杆部的挤压下紧压在壳体内壁上的密封件,密封件具有用以与杆部相抵压的第一密封部,第一密封部开设用以供杆部穿过的贯通孔。
其中,在第一密封部的圆周向开设多个用以形成多级防水的凸起,凸起的外径尺寸大于壳体内壁的内径尺寸。
其中,多个凸起等距排列。
其中,连接件还包括:用以进行挤压的头部,头部连接在杆部上;密封件还包括:用以与头部相抵压的第二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开设用以供杆部穿过的贯通孔。
其中,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相连,其整体呈圆柱状。
其中,第二密封部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密封部的外径尺寸。
其中,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还包括:用以将连接件紧固在壳体上的卡持件,其中:卡持件卡持在杆部上,将套接在连接件上的第二密封部和第一密封部分别紧压在壳体的内壁上。
其中,杆部的一端部开设用以固定卡持件的环槽。
其中,卡持件为卡簧,其呈圆环状;卡簧具有一用以将其插置到环槽中的缺口。
其中,连接件和密封件的截面分别呈T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卡簧能够卡持在连接件的杆部上,将套接在连接件上的第二密封部和第一密封部分别紧压在壳体内壁上,通过第二密封部和第一密封部的受压形变进行防水,通过密封件上具有的凸起实现多级防水;无需额外设置其他的装配结构及密封部件,节省装配工序及装配成本,进一步提高装配可靠性及密封防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的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的卡持件装配在连接件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通讯设备接口的单孔防水结构装配在壳体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参见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的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1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铁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
- 下一篇:并条机的电气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