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向进出料的电缆退火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988.1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南;任俊;祖恩建;胡成志;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纳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向 进出 电缆 退火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侧向进出料的电缆退火处理机。
背景技术
电缆加工需要经过退火工艺处理,从而使铜线达到电缆产品所需的导体性能。在退火加工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先将待退火的电缆放进退火炉内,进而关闭炉盖,退火炉开始工作,实现退火,其中,在退火炉起盖时采用的是大型的起吊设备,如移动式的起吊架,其体积较大,占据着较大的空间,且运动和操作较为麻烦,成本高,当某一个退火炉开始退火或者退火完成时,都需要将起吊架移动至该退火炉处,然后通过人工操控使起吊架的吊钩勾住退火炉的悬挂钩,耗时较长,致使加工的效率低,影响工厂的加工效益;目前工厂上所使用的退火炉都是从竖直方向开启和关闭退火顶盖的,需要专用的起吊装置将退火顶盖提起,操控较为麻烦,设备成本以及能量消耗较高,对于设备容纳空间的高度要求也较高,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控方便的、结构设计合理的、制造成本低的、空间利用率高的,能实现侧向进出料的退火装置,即一种侧向进出料的电缆退火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侧向进出料的电缆退火处理机,包括退火炉,所述退火炉的上端连接有退火顶盖,所述退火顶盖的上端连接有电机,所述退火炉呈方形结构,退火炉的下部前后两侧内壁对称设有滑移槽,退火炉的左端敞口,退火炉的左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侧向封闭门;所述滑移槽内安装有滑移放置架;所述侧向封闭门的上端连接有一号把手,侧向封闭门的右侧设有密封层。采用方形结构的退火炉,改变了传统的圆形结构,能够为滑移放置架提供滑移导向和支撑。
所述的滑移放置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外伸导轨,所述外伸导轨对应放置在滑移槽内,所述滑移放置架的左端连接有二号把手,所述滑移放置架的中部设有主通风孔,所述滑移放置架上均布有辅助通风孔。通过牵拉二号把手,进而外伸导轨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着滑移槽左右运动,实现侧向的进料或者出料;采用主通风孔能够在电缆退火的过程中,使沿着电缆卷线盘轴向的热风能够顺利的实现回流,采用辅助通风孔能够在电缆退火的过程中,使沿着电缆卷线盘的侧向的热风能够顺利的实现回流,从而确保退火加工的顺利进行。
所述的密封层由耐高温的橡胶材料制成,采用耐高温的密封层,一方面能够避免高温对于密封层的损坏,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热量的散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操控方便、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和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能实现侧向进出料,解决了传统的电缆退火炉存在的操作复杂、设备成本高、设备占据的空间高度较高的问题,节省了退火加工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厂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移放置架与二号把手安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或者出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侧向进出料的电缆退火处理机,包括退火炉1,所述退火炉1的上端连接有退火顶盖2,所述退火顶盖2的上端连接有电机3,所述退火炉1呈方形结构,退火炉1的下部前后两侧内壁对称设有滑移槽101,退火炉1的左端敞口,退火炉1的左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侧向封闭门6;所述滑移槽101内安装有滑移放置架4;所述侧向封闭门6的上端连接有一号把手7,侧向封闭门6的右侧设有密封层601。采用方形结构的退火炉1,改变了传统的圆形结构,能够为滑移放置架4提供滑移导向和支撑。
所述的滑移放置架4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外伸导轨401,所述外伸导轨401对应放置在滑移槽101内,所述滑移放置架4的左端连接有二号把手5,所述滑移放置架4的中部设有主通风孔402,所述滑移放置架4上均布有辅助通风孔403。通过牵拉二号把手5,进而外伸导轨401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着滑移槽101左右运动,实现侧向的进料或者出料;采用主通风孔402能够在电缆退火的过程中,使沿着电缆卷线盘轴向的热风能够顺利的实现回流,采用辅助通风孔403能够在电缆退火的过程中,使沿着电缆卷线盘的侧向的热风能够顺利的实现回流,从而确保退火加工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纳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纳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