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473.1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纽 平行 稳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特别是针对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上的双轴枢纽,并涉及一种辅助固定该双轴枢纽的两转轴之间平行度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PDA、数位取像机或电子书等具备可掀开及盖合能力的电子器物,其显示模块(例如,荧幕)与机体模块(例如,主机、键盘)之间,通常设有单一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转轴,举如中国台湾第97222022号「转轴结构」、第96217011号「枢轴定位构件」及第98207366号「枢轴结构」等专利案所揭露的技术,通过该单一转轴的设计,可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缩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但这类设有单一转轴的电子器物的掀开角度通常不大于180度。
为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市面上已存在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的技术;举如中国台湾第96148572号「超广角双转轴结构」、第100224345号「具限位功能的双轴式枢钮器」及第101210179号「滑轮卡锁式双轴枢钮器」等专利案,使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之间可相对翻转0至360度,而产生不同的操作模式。
上述传统的双转轴技术,主要是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两相互平行的转轴,各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枢接部,以及一用以结合所述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的固定部,且各转轴的枢接部共同枢置于若干轴承板上,并通过所述轴承板支撑装配在一套壳内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各自基于轴承板翻转摆动至任意角度,令电子器物产生不同模式的操作形态。
然而,由于前述两转轴之间仅通过各轴承板来维持平行度,而轴承板一般是呈板片状,故轴承板的周边厚度通常相当有限,因此各轴承板只能各自对转轴的枢接部提供一个板片厚度的支撑。当操作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迫使两转轴作相对转动时,各转轴容易随着固定部受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的翻转扭力带动,产生平行度偏移或偏差,而影响所述两转轴之间的平行度,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各转轴发生晃动、松脱或歪斜等作动不稳定的问题。
若要改善上述平行度不稳定的问题,则必须增加各转轴与轴承板在结构及组配上的精密度,以降低各转轴之间的偏移量,如此将导致加工困难及成本难以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针对现有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提供一种容易维持各转轴之间的平行度,且组装简便的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以固定、降低第一、二转轴因外力操作转动时,产生平行度偏移或偏差的情形,进而简便且低成本地达到对第一、第二转轴的组配定位作用。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以及一设于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动器,其中:
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配置一固定器,该固定器包含相互衔接的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衔接部,以及一可供枢置该第一转轴的第一包覆部,该第二固定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衔接部,以及一可供枢置该第二转轴的第二包覆部,该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相对衔接定位在该第一包覆部与第二包覆部之间。
凭借上述,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可各自接受该固定器的第一包覆部、第二包覆部的枢置限位,而使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外壁各自贴触该第一包覆部、第二包覆部的内壁,以增加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该第一包覆部、第二包覆部之间的贴触面积。当上述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迫使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作相对转动时,由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受到该第一包覆部、第二包覆部的拘束,明显可降低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偏移量,改善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产生平行度偏移或偏差的缺失,以维持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平行度,进而提升其耐久使用寿命。
此外,该固定器的第一包覆部、第二包覆部容许简便的枢置定位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且该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可简便的组装成为该固定器,以形成一固定机制的结构,不仅获得组装简便的作用,并产生加工简易化及成本降低的效果,改善了现有转轴为了保持平行度,必须形成高精密度的组配,增加组装和加工的困难度,以及提高制造成本等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尖头滚针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的直角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