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总成分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5907.6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苹;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5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总成 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装线,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总成的分装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总成分装线,因其辅助传动装置由人工操作,因此需要大量的按动开关对各个机构进行控制,且大部分停(止)放(行)装置也是如此,操作过程过于繁杂且耗费人力,同时对维修者的技能水平以及操作熟练度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分装线需要大量人力操作的不足,提供操作简便,减少人力操作的一种发动机总成分装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总成分装线,包括托盘、上行轨道、下行轨道、控制开关和PLC控制器,上行轨道设置有上行驱动链和上行电机,下行轨道设置有下行驱动链和下行电机,上行轨道设置若干停止传感器;上行轨道输送起始端设置有上行起始传感器,下行轨道靠近上行轨道输送终端的一端设置下行起始传感器;控制开关电连接上行电机,各停止传感器、上行起始传感器、下行起始传感器、上行电机和下行电机电连接PLC控制器;在上行轨道输送起始端设置有第一升降台,第一升降台底部设置升降气缸驱动,第一升降台上设置有升降台驱动链、驱动升降台驱动链的升降台电机以及升降台传感器,在上行轨道输送末端设置有和第一升降台结构对称的第二升降台;上、下行轨道两端设置有上位微动开关和下位微动开关,第一、第二升降台上升到上行轨道高度时顶靠上位微动开关,第一、第二升降台下降到下行轨道高度时顶靠下位微动开关;升降气缸、升降台电机、升降台传感器和上、下位微动开关电连接PLC。托盘用于托承发动机总成,并可以在上行驱动链、下行驱动链以及第一、第二升降台驱动链驱动下分别沿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以及升降台输送。托盘承载发动机总成在上行轨道输送完成各工序操作,之后空载的托盘通过第二升降台运输至下行轨道,经过下行轨道运输再由第一升降台运输至上行轨道,如此循环。通过PLC控制器配合各部件,使托盘能够承载发动机总成自动输送至各工序位置完成各操作工序,并且托盘能够循环流转使用,大大简化了操作,提供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下行轨道结构能够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作为优选,控制开关为脚踏式控制开关,所述脚踏式控制开关设置在壳体外侧的下部,并且电连接PLC控制器。脚踏式控制开关能够简化操作人员的手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停止传感器、下行起始传感器、下行终止传感器和升降台传感器为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
作为优选,第一、第二升降台顶面为斜面,靠近上、下行轨道的一端高于远离上、下行轨道的一端,远离上、下行轨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升降台顶面的斜面结构,可以保证升降台升降时托盘不易滑落。而自动托盘输送至升降台处都是处于空载的状态,因此不必考虑该斜面结构对发动机总成的影响。
作为优选,托盘一侧设置有缓冲凸起,托盘在上行轨道输送时,缓冲凸起位于托盘朝向上行轨道输送起始端的一侧。缓冲凸起可以有效防止托盘上的发动机总成之间因干涉引起的磕碰划伤等质量隐患。
作为优选,上行电机和下行电机联动。上行电机和下行电机联动一方面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流程,另一方面使上行和下行的托盘同步流转,方便操作并节约了能耗。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1)托盘自动流转简化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2)输送安全稳定;(3)节约能耗及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
图中:
1托盘;2上行轨道;3下行轨道;21上行驱动链;22上行电机;31下行驱动链;32下行电机;4停止传感器;23上行起始传感器;33下行起始传感器;5第一升降台;51升降气缸;52升降台驱动链;53升降台传感器;54升降台电机;55凸块;6第二升降台;7上位微动开关;8下位微动开关;9缓冲凸起;10脚踏式控制开关;1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5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波动缓冲器
- 下一篇:内燃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和用于废气再循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