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模块及光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4927.1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6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李会娟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光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及光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通信技术中,光模块被用来实现光电或电光之间的转换。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光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1、固定支架2、透镜支架3、光纤支架4、激光器阵列5、光电探测其阵列6、发射机电路7和接收机电路8。其中,固定支架2固定在PCB板1上,且激光器阵列5和光电探测器阵列6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激光器阵列5和光电探测器阵列6分别与设置在PCB板1上的发射机电路7及接收机电路8电连接。在激光器阵列5和光电探测器阵列6的上部设置有透镜支架3,透镜支架3和固定支架2可拆卸式连接,光纤支架4与透镜支架3可拆卸式连接。然而发明人发现,图1中激光器阵列和探测器阵列并排放置,并且分别位于发射驱动芯片和接收驱动芯片的上方,由于发射驱动芯片与激光器阵列电连接,会向激光器阵列提供电流,进而会产生同心圆磁场,而接收驱动芯片与探测器阵列之间也是电连接,探测器阵列与接收驱动芯片之间也有电流通过,那么也会产生一个同心圆磁场,这两个同心圆磁场之间会存在交叉,从而造成相互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光模块及光通信设备,减小了光模块内部的串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
位于基板上的激光器阵列、探测器阵列、发射驱动芯片和接收驱动芯片,所述激光器阵列和所述探测器阵列分别竖直放置在所述发射驱动芯片和所述接收驱动芯片之间,所述激光器阵列在靠近所述发射驱动芯片一侧放置,所述探测器阵列在靠近所述接收驱动芯片一侧放置。
基于上述的光模块,其中,光模块还包括:透镜支架和光路转向组件,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可拆卸连接。
基于上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透镜支架中设有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用于对所述激光器阵列发出的光进行准直,所述第二透镜组用于对来自光纤的光进行会聚。
基于上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光路转向组件设有第一光纤阵列带和第二光纤阵列带。
基于上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光路转向组件用于将所述透镜支架准直后的光进行反射并发送到所述第一光纤阵列带中,并将第二光纤阵列带中的光进行反射后发给所述透镜支架。
基于上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光路转向组件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透镜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柱嵌入所述定位孔中。
基于上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
带有卡口的卡口环;所述透镜支架上设置有扣槽;
所述卡口穿过所述光路转向组件扣接在所述扣槽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将激光器阵列和探测器阵列分别竖直设置在发射驱动芯片和接收驱动芯片之间,发射驱动芯片与接收驱动芯片的距离较远,那么双方之间的串扰就将大大减小,另外,由于激光器阵列竖直放置在激光器阵列和探测器阵列之间,所述激光器阵列在靠近所述发射驱动芯片一侧放置,所述探测器阵列在靠近所述接收驱动芯片一侧放置,那么激光器阵列与发射驱动芯片之间的电流产生的同心圆磁场和探测器阵列与接收驱动芯片之间的电流产生的同心圆磁场,两者产生交叉的磁场被大大减小,因此干扰也被大大降低了。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通信设备,该光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所述的光模块和固定板;
所述至少一个光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上述的光通信设备中,若所述光模块为多个,则多个光模块平行排列在所述固定板上。
上述的光通信设备中,所述固定板为刚性印制电路板PCB或者陶瓷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通信设备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组合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模块110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4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