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3679.9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任梦非;许曼;田海涛;潘鸣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E02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西北地区 景观 立式 驳岸 储水 防渗 构造 | ||
1.一种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景观湖外侧的挡墙、原土夯实层以及设置于挡墙内侧的防水层、第一中砂垫层、第二中砂垫层、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戈壁石砂砾层、第二戈壁石砂砾层与浆砌卵石体,所述挡墙包括竖向墙体、水平顶板以及水平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下端,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上端并向所述景观湖水平延伸,所述底板嵌设于所述原土夯实层中,所述第一中砂垫层铺设于所述原土夯实层的上方,所述防水层铺设于所述第一中砂垫层的上方,所述防水层的上方设有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中砂垫层,所述第二中砂垫层远离所述挡墙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中砂垫层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戈壁石砂砾层,所述第一戈壁石砂砾层的上方为相邻设置的所述浆砌卵石体和所述第二戈壁石砂砾层,所述浆砌卵石体设置于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二戈壁石砂砾层之间,所述防水层的靠近挡墙的一端弯曲后向上延伸并夹设于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戈壁石砂砾层以及浆砌卵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采用纳基膨润土防水毯或两布一膜式高密度聚乙烯复合土工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砌卵石体的竖向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所述墙体之间以及上底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夹设所述防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以及顶板之间设有第一水泥砂浆找平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 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挡墙混凝土垫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混凝土垫层的下方设置挡墙砂砾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长度为800-1500毫米,所述第一混凝土上靠近挡墙的一端下部设置成圆弧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上远离景观湖的一侧设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下方设有第三戈壁石砂砾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上方与所述顶板的上方以及所述顶板上靠近景观湖的侧面设有第二水泥砂浆找平层,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及所述顶板上方的第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上表面上设有一面板层,位于所述顶板上靠近景观湖的侧面的第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挂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是1500-2000毫米,所述顶板的厚度为120-200毫米,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常水位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是300-50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地区景观湖直立式驳岸区储水防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戈壁石砂砾层采用粒径为小于等于40毫米的戈壁石,所述第二戈壁石砂砾层采用粒径为大于等于40毫米的戈壁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36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