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筒旋风子的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3145.6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6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史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宸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22 | 分类号: | B28B2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266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旋风筒旋风子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旋风分离器利用陶瓷材料本身的耐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处理高温烟气的气固分离。旋风分离器通常由若干旋风筒并联组成阵列,如图1所示,每一个旋风筒包括筒部13、筒口旋风部12与中央排气管11三部分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旋风筒多为整体结构,旋风筒筒部13细长而且很深,壁厚较薄,旋风部12有4~8片布置于外周筒部13与中央排气管11之间的叶片14组成,结构复杂,因此普遍采用手工制作,效率很低,熟练工人一天仅能生产不到10套旋风筒。手工制造质量很差,对高温烟气起导流作用的叶片14倾斜角度难以保证,难以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影响了烟气分离的效果;手工制作时叶片14与两侧筒壁的相连处需要使用大量泥料抹出圆角进行连接,不仅影响导风孔的流道面积,而且局部不均匀的壁厚极容易在烧制时产生内应力,产生开裂。由于手工生产大尺寸的旋风筒变形大,难度成倍增加,因而现有的旋风筒尺寸通常仅有直径小于360mm的少量几种规格,难以制造更大尺寸的旋风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旋风分离器的旋风筒采用手工生产,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尺寸受到限制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旋风筒旋风子的制造设备,从而可以高效优质地大规模生产旋风筒。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风筒旋风子的制造设备,设备的上模安装在压机压头上,下模外模固定在压机工作面上,模芯位于外模内部,模芯安装在顶板上,所述顶板由顶料油缸控制可上下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抱料箍,所述抱料箍分为左右两个弧形的圆箍,位于外模的顶面上方,可以向两侧移动分开或合拢。
上模与模芯均设置有配合的凸齿,合模后凸齿的直面相接触,相邻凸齿的斜面之间成型出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整体旋风筒进行合理分隔,包括旋风子、筒体两个主要组件,每个组件均采用机械制造,具有稳定的尺寸一致性,可以直接进行组合;一方面合理分隔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同时机械制造才能保证其尺寸一致性与精度,从而可以相互组合。
旋风子采用机械压制,叶片的曲率与倾斜角度可以完全保持平行,从而保证优异的导流效果;叶片与两侧的筒壁直接连接,无需大圆角过渡连接,既保证了导风孔的流量面积,而且保证烧制时不会因内应力产生开裂,极大地提高了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采用模具制造,尺寸精度高,制作效率高,批量量产后,每小时即可以生产出20~30件旋风筒,大大降低了劳动力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旋风筒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风筒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造旋风子的上模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造旋风子的设备主视图。
图6同图5,为脱模状态示意图。
图7为制造筒体的设备主视图。
图8为筒体脱模示意图。
图中:1、旋风子;2、筒体;3、直管;11、排气管;12、旋风部;13、筒部;14、叶片;15、上排气管;16、上外筒体;17、直筒段;18、锥筒段;101、压头;102、上模;103、模芯;104、外模;105、顶板;106、顶料油缸;107、压料油缸;108、抱料箍;109、凸齿;201、水平臂;202、刮刀;203、筒体模具;204、模座;205、回转座;206、立杆;207、机身;208、起吊电机;209、地面;210、顶料台;211、圆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陶瓷旋风导向器的旋风筒包括旋风子1、筒体2两个主要组件,以及直管3等其他组件,每个组件结构各自独立制造与烧制,装配旋风分离器时形成整体旋风筒。其中,参见图3,旋风子1包括作为内筒的上排气管15、作为外筒的上外筒体16、以及介于内外筒之间的若干片平行旋流导向叶片14,内外筒体高度与叶片14的高度大致相当。筒体2包括直筒段17与锥筒段18,直筒段17的内外径与旋风子1上外筒体16的内外径一致,组装烧制后形成一体的筒部13。直管3的内外径与旋风子1上排气管15的内外径一致,组装烧制后形成一体的排气管11。在旋风子1与筒体2或直管3的连接端面,设置有止口(图中未示出)以方便两者的定位与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宸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宸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3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料搅拌机
- 下一篇:制备多色混合泥的练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