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91028.6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浚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浚财 |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13/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孔型 棘轮 扳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该结构能将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稳定嵌卡,使之不致发生非预期脱落状况而影响操作顺畅性。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专指一种具有棘轮控向机构以控制施力驱动方向的专业型扳手,而所谓『套孔型』棘轮扳手,则专指一种将棘轮作用头端设计成一中空套孔,以供诸如外接套筒或外接变换头(如图6,7所示类似零组件)等搭配零组件的插结使用,能对螺丝工件(未示于图)进行预期的控向旋动操作。
当然,虽说这些现有套孔型棘轮扳手早被沿用多年,在使用上也早为操作者所深度熟悉,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其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与中空套孔间的卡扣方式,仅通过诸如顶珠(设于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的侧边)的顶持或是环圈(设于中空套孔的内缘)的卡止,使两者间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结合力度而不致轻易脱离;然而,众所周知,在进行扳手施力作业时,极有可能因与周遭对象的碰撞或是操作者本身过度晃动,使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因受力而与中空套孔脱离,进而影响施工时的作业顺畅性,甚至可能造成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的遗失或捡拾困难的状况,从而造成更为难以收拾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包括:
扳手主体,其一端为具有棘轮组件的棘轮作用头端,在该棘轮作用头端设有中空套孔,在相邻于中空套孔的一侧设有浅槽,该浅槽的中央设有定位栓孔,供棘轮组件的换向切钮及定位栓插结;
嵌片,其组设位置为位于换向切钮之下,其外型相近于浅槽轮廓,平置于该浅槽中,其 分别具有嵌部、长孔及推掣部;
套环,配合锁合零件及对应孔位而锁合于扳手主体近棘轮作用头端的对应螺孔处,其上具有容置孔,以供弹性体置入,而嵌片的推掣部对应端也插置于该容置孔中,并由弹性体顶持。
一种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主要在扳手主体的棘轮作用头端,设有相邻于中空套孔的浅槽,该浅槽中央具有定位栓孔,供棘轮组件的换向切钮及定位栓插结,在该换向切钮的下方,先设置放有外型相近于浅槽轮廓且具有嵌部、长孔及推掣部的嵌片,在扳手主体近棘轮作用头端处,配合锁合零件而穿置有具容置孔的套环,供弹性体置入,而嵌片的推掣部对应端也插置于该容置孔中,并由弹性体顶持;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其嵌片的嵌部可凸伸进入棘轮作用头端的中空套孔端缘,而能通过牢牢嵌固于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的对应环沟,使之不致于发生非预期的脱落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使外接套筒及外接变换头与扳手间不致发生非预期的脱离现象,而有效维持施工时的总体作业顺畅性,能确实增添其实用价值,使之不再成为操作者的额外困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平面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6为外接套筒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外接变换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套孔型棘轮扳手的嵌卡结构的组装实施例图,由图可知,其包括:
扳手主体10,其一端为具有棘轮组件20的棘轮作用头端11,在该棘轮作用头端11的合适位置设有中空套孔12,,在相邻于中空套孔12的一侧设有浅槽13,而该浅槽13中央设有定位栓孔14,供棘轮组件20的换向切钮21及定位栓22插结;
嵌片30,其组设位置位于换向切钮21之下,其外型与浅槽13的轮廓相近,平置于该浅槽13中,其分别具有嵌部31、长孔32及推掣部33;
套环40,配合锁合零件43及对应孔位42而锁合于扳手主体10近棘轮作用头端11的对应螺孔15处,套环40上具有容置孔41,供弹性体44置入,而嵌片30的推掣部33对应端也插置于该容置孔41中,并由弹性体44一直顶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浚财,未经徐浚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变速操纵器
- 下一篇:用于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