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929.3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歧;宗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夏振 |
地址: | 215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NPWT,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创伤治疗方式。负压伤口治疗不同于传统的伤口护理及负压引流技术,负压伤口治疗主要采用较低的负压(一般是-55mmHg到175mmHg)。NPWT能促进创面愈合是多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以下这些只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
(1)负压吸引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血管。
(2)负压吸引从创面吸走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因为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减轻水肿(即细胞外液/细胞间液);增加创面血流,通过增加毛细血管充盈;增加生长因子。由于增加了流到创面的血流;促进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创面,其中白细胞能抵抗感染,产生生长因子,而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用来填平和修复伤口;增加静脉充盈,进而加快清除水肿液(由此“废物”随着水肿液被排除创面);增加从创面的淋巴引流,机制是通过改变淋巴管的压力和胶体渗透压,这些改变是另一个加快水肿和废物排除的原因。使组织靠近,从而使组织有机会靠物理的力量自然的粘在一起,这对于加快愈合非常有用。除了吸引作用还可产生压迫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当吸引力作用于敷料,空气被吸走,敷料就塌陷下去(很容易看见),压迫均匀的作用于创面,这种压力对抗吸引引起的创面的过量渗出。这种机制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大量的创面渗出能使患者失掉过多的血浆蛋白,增加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
伤口负压治疗仪(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evices,简称为NPWT),其原理为通过给伤口处施加负压,来促进伤口的愈合。根据美国近10年来的临床表明,该设备对各种急慢性的伤口处理有着良好的愈合效果。参见图1,是一种普通的伤口负压治疗仪(NPWT),包括伤口治疗设备9以及伤口处套件8。伤口处套件8用于封闭伤口,伤口治疗设备9用于创造出所需要的伤口负压。具体来说,负压伤口治疗仪包括控制模块7、负压源6、集液瓶5、管路4等部件,其中,负压源6的压力由控制模块7控制,负压源6与伤口1之间连接的管路4设置有集液瓶5。治疗时,在伤口1处填充伤口敷料2,将管路4插入伤口敷料内,上面用贴膜3密封,通过给伤口施加负压,促进伤口周围血液循环,加快伤口的愈合。现有的负压治疗设备基本结构与图1类似,基本上为大型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处理。
由于便携式的负压治疗设备需要患者随身使用,所以其重量和体积都需要进行轻量化设计,并提供手提或者背挎等结构或配件供患者使用。但是,由于长时间携带负压治疗设备时,负压治疗设备规则或者不规则的表面会与人体产生碰撞,或者摩擦人体,一方面不方便患者携带,带来使用负担;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碰撞或者摩擦可能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治疗设备,提供了一种符合人体工学便于携带和使用的NPWT设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治疗设备,包括:
(1)为放置于伤口上的敷料套件提供负压的负压产生装置;
(2)壳体,所述壳体与人体贴合,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负压产生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且包括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的负压源,所述负压源通过管路为放置于伤口上的敷料套件提供负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负压源的压力。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设备还包括液体收集装置,所述液体收集装置分别与负压产生装置、敷料套件通过管路连通,使伤口区域产生负压,并从伤口区域抽吸渗出液。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负压产生装置、液体收集装置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液体收集装置上端设置卡扣开关。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收集装置外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与人体贴合接触的表面具有弧度,与人体部位自然曲度相适应。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上设置与人体部位自然曲度相适应的贴合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上设置便携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便携装置具有方便手指抓握的支撑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体设置有抓取槽或者抓取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管理系统以及电冰箱
- 下一篇: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