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414.3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段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昌和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流 管道 初期 雨水 截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城镇排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城市的老建设区仍为合流制排水,旱季时,合流管内的污水经截流管排入污水截流管道,再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季时,合流管道要排除雨污混合水,合流管内的水位升高,使截流管处于压力流排水状况,排入污水截流管道的雨污混合水量远大于平日的污水量,造成污水截流管道的排水困难。一般情况,降雨初期排放的雨水污染物浓度最高,对初期雨水加大截流量,就能大大减少汛期排水对河道的污染。由于污水截流管道是按不满流设计的,降雨时,污水管道内的空余容量可以多排除一些初期雨水,但容量有限,当污水截流管道满流时,仍会有大量的初期雨水排入河道。因此,要想达到好的截流效果,必须截流更多的初期雨水。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污水截流管道的管径,但受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限制,污水管道不能做的过大,否则,超过处理能力的来水量仍要溢流排入河道。还有做法是将合流管道的初期雨水通过加建污水截流管道,将初期雨水输送到中途蓄水池,待雨后用泵把初期雨水抽入污水管道排走,但中途蓄水池的蓄水量大,体量也大,位置安排较难,其投资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利用沿河岸或雨水干线一侧地下设施的可安排空间用地,将初期雨水截流、蓄存,之后缓慢排入排污系统,避免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同时保证了排污系统的正常排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包括:与河道连接的多个合流管道;用来排放污水的排污系统;分别安装在多个合流管道下游的多个分流井,每个分 流井内设置有截流装置和位于截流装置下游的蓄水室,截流装置通过污水支线管道与排污系统连通;分别与多个蓄水室连通的蓄水系统,蓄水系统通过退水系统与排污系统连通。
优选地,每个所述分流井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内设置有沿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墙,第一分隔墙将分流井内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开有分别与合流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墙,第二分隔墙将第二腔室分成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的控流室和通道室;所述第二分隔墙的底部安装有用来连通控流室和通道室的弃流管,弃流管连接通道室的一端安装有止回拍门。
优选地,所述排污系统位于所述多个分流井的上游;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L型截流槽,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的方向延伸,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腔室对应所述进水口的侧壁上,L型截流槽的顶部与连接进水口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分隔墙与控流室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控流室内的L型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墙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流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控流室的一个侧壁上,并且其水平底板与所述L型截流槽的水平底板相平,其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L型截流槽的顶部;安装在控流室的所述一个侧壁上的污水过渡管,其一端与所述污水支线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出控流室的所述一个侧壁,其管底与L型板的水平底板相平。
或者,排污系统位于所述多个分流井的下游;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L型截流槽,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的方向延伸,L型截流槽的顶部与连接进水口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其侧板的顶部通过水平连接板与所述合流管道管底连接;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分隔墙与控流室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控流室内的L型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墙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流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分隔墙上,并且其水平底板与所述L型截流槽的水平底板相平,其侧板的顶部低 于所述L型截流槽顶部;安装在通道室内的污水过渡管,其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室的与第二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与所述污水支线管道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分隔墙,其管底与L型板的水平底板相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分隔墙,所述L型截流槽的侧板的顶部通过水平连接板与所述第三分隔墙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分隔墙,所述L型截流槽的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分隔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昌和,未经段昌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