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卸灰喷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90321.0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贤;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3017 贵州省六盘水***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喷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卸灰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厂灰库卸灰口在卸灰过程中容易冒干灰,扬尘污染环境,且影响灰车驾驶员倒车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CN20102026633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库底配料系统除尘装置,该库底配料系统除尘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扬尘污染的问题,但该除尘装置不太适用于火电厂灰库,并且起效较慢,不能很好的解决影响灰车驾驶员倒车视线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卸灰喷淋装置,该多层卸灰喷淋装置通过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结构,有效解决了灰库扬尘影响视线的问题,能很好的解决火电厂灰库卸灰口在卸灰过程中冒干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层卸灰喷淋装置,包括连接板、进水管、喷淋器;水平设置的连接板上表面连接进水管、下表面连接喷淋器;所述进水管内部空间可通过连接板连通至喷淋器;所述喷淋器数量在五个以上,且由内圈向外圈分布。
所述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中,位于外圈的喷淋器底部的喷头高于位于内圈的喷淋器的喷头。
所述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中,位于外圈的喷淋器底部的喷头朝向向外倾斜的角度大于位于内圈的喷淋器的喷头朝向向外倾斜的角度1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结构,有效解决了灰库扬尘影响视线的问题,能很好的解决火电厂灰库卸灰口在卸灰过程中冒干灰的问题,由此能很好的解决卸灰时驾驶员视线不清、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进水管,3-喷淋器,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层卸灰喷淋装置,包括连接板1、进水管2、喷淋器3;水平设置的连接板1上表面连接进水管2、下表面连接喷淋器3;所述进水管2内部空间可通过连接板1连通至喷淋器3;所述喷淋器3数量在五个以上,且由内圈向外圈分布。
采用该设置,即可保证在多个喷淋器3共同喷淋的情况下,水雾可以很好的使干灰扬尘成为湿灰沉降,从而避免了干灰扬尘,并且火电厂灰库干灰无需担心受潮,因此该设置极为适用于诸如火电厂灰库之类的废干灰库的扬尘处理。
所述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3中,位于外圈的喷淋器3底部的喷头4高于位于内圈的喷淋器3的喷头4。
所述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3中,位于外圈的喷淋器3底部的喷头4朝向向外倾斜的角度大于位于内圈的喷淋器3的喷头4朝向向外倾斜的角度10°以上。
采用上述两项设置,即可保证由内圈向外圈分布的喷淋器3能使喷雾覆盖尽可能大的范围,从而保证喷雾降灰的效果,并且节约用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喷淋器3数量为36个,最内圈4个喷淋器3的喷头4处在最低位置,并且喷头4朝向为竖直向下,中圈12个喷淋器3的喷头4处在较高位置,并且喷头4朝向为向外倾斜15°,外圈20个喷淋器3的喷头4处在最高位置,并且喷头4朝向为向外倾斜30°,由此设置即可实现喷雾覆盖极大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油标尺以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室内轨道式配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