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密封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110.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国;朱超;曹素兵;刘权萍;杨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33/035 | 分类号: | F16L33/035;F16L3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贺元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密封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的密封接头。
背景技术
软管作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在工业生产和家庭设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气管、水管、淋浴管等等。为了方便、可靠地对接,常用的标准软管通常带有密封接头,其密封接头主要由外接头和穿装在外接头内并延伸出连接软管的内接头构成,内接头与软管为固定密封连接,外接头在内接头上能够作相对的周向旋转。当软管与所要连接设备的对象接头进行密封连接时,通过旋转外接头、使外接头以螺纹方式密封连接在对象接头上,外接头与对象接头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靠与否,取决于外接头与对象接头是否拧紧。在软管外接头与对象接头拧紧的这一过程中,对象接头与外接头内的内接头形成直接或间接(通过密封垫)的接触,进而形成滑动摩擦,内接头随之在外接头内旋转,固定密封连接在内接头上的软管受到扭力作用后,被拧成“麻花”状,这对软管结构应力造成了破坏,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软管容易发生提前老化、开裂等现象,导致软管的服役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滚动摩擦原理,在确保对接密封性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杜绝软管出现“麻花”状扭曲的软管密封接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管密封接头,包括外接头和内接头,所述外接头的一端端部设有穿装内接头的穿孔,所述内接头的外壁上设有凸起的限位盘,内接头轴向穿装在外接头的穿孔内、通过处在外接头内的限位盘进行限位,内接头从外接头的端部延伸出、延伸段用于密封连接软管,所述内接头的限位盘与外接头的端部之间设有相互对应的滚槽,在滚槽内装配有多个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头的延伸段外壁上设有多个防滑倒齿,这些防滑倒齿与软管的内壁啮合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连接内接头的端部设有压紧环,该压紧环的外端与软管端部齐平或处在软管端部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头上的限位盘为周向环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头的限位盘相背于滚槽的面上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头的限位盘上设有密封垫的嵌装槽,密封垫嵌装在该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头的限位盘和/或外接头端部的滚槽为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滚动摩擦原理,在软管的内接头和外接头之间增设了相互对应的滚槽及装配在滚槽内的滚珠,从而将软管在对接过程中产生的滑动摩擦有效转化成滚动摩擦,在有效确保对接密封性的前提下,可靠地杜绝了软管出现“麻花”状扭曲,从而有效地保障软管的正常使用寿命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容易、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软管;2—压紧环;3—内接头;4—滚珠;5—密封垫;6—外接头;7—防滑倒齿;8—对象接头;9—穿孔;10—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接头6和内接头3。其中,外接头6的一端为敞开结构,另一端为内折边结构,在内折边的端部上设有穿装内接头3的穿孔9;外接头6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要连接设备的对象接头8进行密封连接的连接螺纹。内接头3的一端外壁处设有周向环状凸起的限位盘10,该限位盘10的外径小于外接头6内径但大于外接头6上穿孔9的直径;内接头3轴向穿装在外接头6的穿孔9内并延伸出外接头6的端部,内接头3由处在外接头6内的限位盘10进行限位,内接头3延伸出外接头6的延伸段外壁上设有多个防滑倒齿7,这些防滑倒齿7与软管1的内壁啮合锁紧;前述内接头3的限位盘10与外接头6的内折边端部之间设有相互对应的滚槽,该滚槽为环形结构,即外接头6上的滚槽以穿孔9为中心环形布置在内折边上,限位盘10上的滚槽以内接头3为中心环形布置在限位盘10上,外接头6的内折边上滚槽位置应当与限位盘10上的滚槽位置对应、匹配,在二者之间的滚槽内装配有多个滚珠4。
上述内接头3与外接头6之间的滚槽还可以是其它形成,例如将外接头6上的滚槽以穿孔9为中心环形布置在内折边上、将内接头3的限位盘10上的滚槽以球形槽设置,或将内接头3的限位盘10上的滚槽以内接头3为中心环形布置在限位盘10上、将外接头6上的滚槽以球形槽设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