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合金熔炼用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216.3 | 申请日: | 2014-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军;王士斌;辛伟;赵卫涛;赵新彬;李萌萌;王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1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合金 熔炼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中间合金冶炼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间合金熔炼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中间合金生产过程中,在原材料加入后,如何使合金组分材料熔化以及与铝液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是保证产品质量最关键的一点。目前,铝中间合金熔炼搅拌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人工搅拌,这是最传统也是应用最多的操作方法,就是依靠工人的经验及对铝液的观察来判断操作的结果。这样不仅会增加工人的工作量,而且产品的质量也会因操作工人的水平不同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机械搅拌,即使用铝液搅拌机,这些搅拌机大都在保证避免污染铝液的前提下,使炉内的产品成分尽量均匀。但在实际的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技术的搅拌机是单耙面,搅拌效果不理想。为加强搅拌效果,出现了人工制作短节石墨棒套在搅拌杆上,然后在石墨套上再安装一个耙面的双搅拌耙的搅拌装置,并将耙面焊接在搅拌杆上。由于使用频繁,搅拌转子极易损坏,而且损坏以后,更换比较困难,需要将搅拌杆从传动部分卸下,将损坏的转子锯切下来更换新耙面。新耙面经过专人打磨、焊接后才能使用,增加了维修工的工作量,延长了更换周期。当石墨棒出现问题时也需要锯切转子,无形之中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更换和操作的中间合金熔炼用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中间合金熔炼用搅拌装置,由置于熔炼炉上的传动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的一级搅拌杆、与传动装置端头转动连接的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搅拌杆下端通过销钉轴向固定连接有二级搅拌杆,在二级搅拌杆端头固定连接有搅拌盘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二级搅拌杆及搅拌盘面损坏后,可以直接拆卸销钉更换备用件。省去了从传动部分卸下搅拌杆、将损坏的转子锯切下来更换新耙面、新耙面经过专人打磨、焊接的诸多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将搅拌盘面直接固定连接在二级搅拌杆端头,不仅省去了安装石墨套的工序,还大大增加了搅拌盘面的耐用性,不易损坏,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较大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中间合金熔炼用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级搅拌杆,2.搅拌盘面,3.熔炼炉,4.销钉,5.一级搅拌杆,6.传动装置,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中间合金熔炼用搅拌装置,由置于熔炼炉3上的传动装置6、与传动装置6连接的一级搅拌杆5、与传动装置6端头转动连接的电机7组成,所述的一级搅拌杆5下端通过销钉4轴向固定连接有二级搅拌杆1,在二级搅拌杆1端头焊接有搅拌盘面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化处理用挂具
- 下一篇:一种固废瓦斯灰、含锌铁钒渣综合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