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123.0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47/02;F16K4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元件。
技术背景
无论介质是液体或气体,在流经控制阀时,由于节流口面积的急剧变化,均会产生噪声。当介质是液体时,由于节流口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升高压力下降,因而容易产生阻塞流,出现闪蒸和空化现象。流动的液体形成有气泡产生的气液混合体;混合体的减速和膨胀作用形成了噪声。而且,由于控制阀密封面附近,截流断面的急剧变化,在高速喷流状态下,引起流动速度的不均匀,而产生一种旋涡脱离声。当空化作用产生时气泡破裂,强大的能量除产生破坏力外,还发出噪声。当介质是气体时,由于气体和蒸汽都是可压缩的气体。一般可压缩介质的流速,都要高于不可压缩介质的流速。当气体流速比声音低时,噪声是因为强烈的扰流产生的。当气体的速度大于声速时,介质产生冲击波,所以噪声剧增。可压缩介质流经控制阀,在节流截止面最小处,可能达到或超过声音速度,这就形成冲击波、喷射流、旋涡流等凌乱的介质。这种介质在节流孔的下游转换成热能,同时产生气体动力噪声,沿着下游管道传送到各处。目前,国内传统降噪声控制阀,多采用迷宫或孔板结构来实现导流和降噪。其存在的不足是流通截面小;由于介质中含有残留杂质,使得导流孔堵塞,从而使调节性能下降。为了维持正常使用,不得不经常对阀门进行拆卸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改善流通截面、避免堵塞,同时能控制流速、减轻噪声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控制阀,它包括有先导执行机构、主阀,所述主阀包括有阀盖,含介质进口、介质出口的阀体,阀座,阀杆,阀塞,先导执行机构的推杆与阀杆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还设有降噪套筒组件;所述降噪套筒组件设有套叠在一起的外套筒、中套筒、内套筒,外套筒、中套筒、内套筒的筒壁上各设有若干组对应连接的、带一定螺旋角的螺旋条形槽,所述若干条为沿降噪套筒组件的轴心线不同高度设置、且各高度的若干螺旋条形槽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对应连接为内套筒上的螺旋条形槽起始点与中套筒上的螺旋条形槽起始点重合,中套筒上的螺旋条形槽的尾端点与外套筒上的螺旋条形槽尾端点重合,中套筒上的螺旋条形槽的高度为内套筒和外套筒螺旋条形槽的高度和;所述降噪套筒组件的外套筒筒端外缘设有与阀座互补的定位轴肩,降噪套筒组件位于阀体内的阀座上,阀塞固定在阀杆上,阀塞与降噪套筒组件内套筒的内壁滑动配合,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上,阀座与阀体的接触面、阀盖与阀体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圈。
所述螺旋条形槽的螺旋角为左旋或右旋28°~42°。
所述螺旋条形槽的螺旋角为左旋或右旋35°。
所述先导执行机构为电动执行机构。
所述先导执行机构为气动执行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控制阀,具有如下优点:抓住防堵塞、降压降噪两个关键点,通过多级倾角降噪声组件,在防止其堵塞的前提下,把流速和压差降下来。同时利用对节流形状和级数搭配,对各级节流件压差比加以限制,达到最佳效果。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液体介质、也可用于气体介质,由于采用了多级节流条形槽的分段降压,达到理想的压降水平,能使噪声值有效降低 10~40 分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其为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实施例降噪套筒组件纵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 是图1实施例降噪套筒组件横向阶梯式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为气动执行机构的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