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230.1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亮 |
主分类号: | F02N5/02 | 分类号: | F02N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1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柴油机启动器。
背景技术
启动柴油机所用的启动器主要由储能机构、离合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作为储能元件的卷簧在收紧蓄能后由控制机构控制释放能量,利用能量释放产生的回转力,通过离合机构带动柴油机启动。由于柴油机一般安装在农田作业机头部,在启动柴油机时,作业人员需站在作业机前,手动收紧卷簧后,再松开控制机构上的控制元件,使卷簧回转而释放动能量,启动柴油机,而在作业人员站在农田作业机前方完成这些操作过程时,农田作业机是处于挂档状态的,在柴油机的启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作业机向前移动,对作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启动器的外壳、端盖基本都采用铁质材料制作,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锈蚀而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柴油机启动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启动器,包括具有内凹腔的外壳、设在外壳内凹腔内的蓄能盘以及连接在外壳侧面的端盖,所述的外壳和端盖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外壳内设有带转轴的小齿轮,转轴伸出外壳侧面,外壳中心设有中心轴,蓄能盘内设有卷簧,蓄能盘中心设有绕簧套,绕簧套转动设在中心轴上,绕簧套一端伸出端盖,绕簧套另一端伸出蓄能盘,伸出端盖的绕簧套端部安装有与柴油机相连的启动卡盘,伸出蓄能盘的绕簧套端部固定有与小齿轮啮合传动的大齿轮,位于大齿轮与蓄能盘侧面之间的绕簧套上套装有棘轮,外壳上转动设有与棘轮卡合的棘爪,棘爪一端伸出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的绕簧套上具有凸起,卷簧一端固定在蓄能盘周壁上,卷簧另一端卡在凸起上。
为实现与柴油机启动盘的有效连接,所述的启动卡盘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在卷簧释放时弹性突出的卡爪。
为实现棘爪的理想复位,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拉簧,拉簧一端与棘爪连接,拉簧另一端与外壳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控制卷簧释放能量的棘爪一端伸出外壳,使用时在棘爪伸出端连接上牵引钢丝,牵引钢丝另一端连接在农田作业机的操作扶手处,这样在卷簧收紧后,操作者即可返回扶手处通过牵引钢丝松开棘爪与棘轮的卡接,实现卷簧回转而释放动能量,启动柴油机,从而防止了作业机突然前移而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危险,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而外壳和端盖由于采用了工程塑料制作,能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锈蚀问题,提高启动器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示意图。
图中1.外壳 2.蓄能盘 3.端盖 4.小齿轮 41.转轴 5.中心轴 6.卷簧 7.绕簧套 71.凸起 8.启动卡盘 81.卡爪 9.大齿轮 10.棘轮 11.棘爪 12.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柴油机启动器,包括外壳1、蓄能盘2以及端盖3,所述的外壳1和端盖3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外壳1具有一个开口朝向外壳1一侧的内凹腔,蓄能盘2位于外壳1内凹腔内,端盖3固定在所述内凹腔开口方向的外壳1侧面。
在外壳1内设有一个带转轴41的小齿轮4,转轴41伸出外壳1内凹腔底端面的侧面,转轴41端部为方柱形,便于启动时摇手套筒伸进摇动转轴41而带动小齿轮4转动,蓄能盘2中心设有绕簧套7,蓄能盘2内围绕绕簧套7设有卷簧6,所述的绕簧套7上具有凸起71,卷簧6一端固定在蓄能盘2内周壁上,卷簧6另一端卡在绕簧套7的凸起71上。
外壳1中心设有中心轴5,绕簧套7转动设在中心轴5上,绕簧套7一端伸出端盖3,绕簧套7另一端伸出蓄能盘2,其中在伸出端盖3的绕簧套7左端部安装有与柴油机相连的启动卡盘8,伸出蓄能盘2的绕簧套7右端部固定有与小齿轮4啮合传动的大齿轮9,位于大齿轮9与蓄能盘2侧面之间设有作为控制机构的棘轮10,棘轮10套装在绕簧套7呈自由转动状态,大齿轮9的轮辐上相对开设有两条弧形槽,棘轮10上设有分别卡入弧形槽内滑动的两个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亮,未经徐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嘧螨胺的复配杀螨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