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粒子捞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5633.2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薛艳;黄进;赵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裴咏萍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粒子 捞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中粒子捞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水流流速粒子的捞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涉水工程中经常用粒子代表水流流速测量,尤其是在实验研究时需要捞取水面大面积检测水流的流速粒子。虽然市场已有捞鱼的捞渔网,但是它们往往受制于网的孔隙小、网本身的弹性、对水流产生影响等因素,难以通用于各种模型的粒子捞取,为了减少对水流的影响,只能慢慢的捞取,不但不能保证实验的精确度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捞取粒子,且对水流影响较小的捞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中粒子捞取装置,包括手柄、金属环和滤网;滤网设于金属环内;金属环固定设于手柄下方;滤网采用聚乙烯;滤网网格为方形,大小为10mm×10mm ~12mm×12mm。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手柄为圆柱状,采用木棍;金属环采用铁丝。
手柄优选采用意大利杨,手柄横截面的直径大小为5cm。铁丝的直径为4mm,金属环的半径为15cm。聚乙烯的直径为1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滤网采用合适的网孔大小,既能有效捞取水面漂浮粒子,又不会对水流产生过大的影响。同时滤网采用聚乙烯材料,质轻,且弹性较小,进一步减小了对水流的影响;滤网网格采用方形,形变小且利于加工生产。本实用新型利用铁丝对滤网形状进行固定,利用手柄方便抓取,且手柄采用意大利杨,成本低,质轻,使其浸入水中部分对水流的影响较小。本实用新型水中粒子捞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对粒子进行捞取,且对水流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中粒子捞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金属环,3-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水中粒子捞取装置包括手柄1、金属环2和滤网3。利用直径为4mm的铁丝绕成半径为15cm的圆形,由此形成金属环2,并利用铁丝固定缠绕在手柄1下方。手柄1为采用意大利杨制成的圆柱体,高为1.5m,直径为5cm。将直径为1mm的聚乙烯单丝在金属环2上缠绕,在金属环2内形成滤网,网格大小为12mm×12mm(该网格大小根据实际使用的流速粒子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钢表面电镀钨钴镍合金镀液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多功能防锈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