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5062.2 | 申请日: | 2014-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骏;沈秋平;黄然;陈志清;黄国军;翁志敏;潘捷;胡士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21C17/017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维修 专用 水下 孔径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堆内构件在役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核电厂的运行经验表明,核电设备特别是堆内构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作条件恶劣、设备制造工艺与制造缺陷、结构设计考虑不周以及设备长期运行的结构老化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故障。为了减少核电厂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非正常停堆,减少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核电厂的可利用率,世界各国都对核电厂的在役维修非常重视。而在役核电设备一般具有较高的放射性,为保证人员安全,维修时需要使用硼酸水进行屏蔽。整个维修作业须在高放射性环境的水下进行,这对检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提出了新要求,水下测量工具就是其中的一大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可以在水下精确地测量堆内构件法兰上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棒,该测量棒从下至上由直径逐渐减小的同心圆柱体构成,其中,每个圆柱体的直径以及两个相邻圆柱体的直径差值根据被测量孔的大小和所要求的测量精度来确定。
所述的测量棒上端通过台阶与连接头相连接,其中,台阶为直径大于测量棒最大直径的圆柱体结构,可防止手操长柄工具与检修设备发生碰撞。
所述的连接头上开有通孔,可通过插销实现连接头与手操长柄工具的连接。
所述的测量棒的测量精度为0.125mm;所述测量棒的量程为Φ67mm-Φ69mm。
所述的测量棒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制造。
所述的连接头或台阶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小巧,质量轻强度高,便于远程操作且受核污染后表面去污效果好,满足堆内构件在役维修环境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头;2、台阶;3、测量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头1、台阶2以及测量棒3,其中,测量棒3从下至上由直径逐渐减小的同心圆柱体构成,每个圆柱体的直径以及两个相邻圆柱体的直径差值根据被测量孔的大小和所要求的测量精度来确定;测量棒3上端通过台阶2与连接头1相连接,其中,台阶2为直径大于测量棒3最大直径的圆柱体结构,其可防止手操长柄工具与检修设备发生碰撞,在连接头1上开有通孔,可以通过插销实现连接头1与手操长柄工具的连接。连接头1或台阶2或测量棒3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制造,可以耐硼酸水腐蚀以及辐照;测量棒3的测量精度为0.125mm,测量棒3的量程为Φ67mm-Φ69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堆内构件在役维修专用水下孔径测量装置在具体使用时,该装置上部连接头1与手操长柄工具用插销连接,自下而上地插入被测孔中,当测量棒3被卡在被测孔内时,所卡住的测量棒3的圆柱体的直径即为该被测孔的孔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正演系数滤波的位场分离方法和位场分离系统
- 下一篇:吸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