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053.1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文;朱陆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件全 自动化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嵌件注塑成型模具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嵌件注塑成型模具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现有注塑模具结构问题需手工摆放嵌件进行注塑模具的成型生产,从而导致注塑成型周期长,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成本多,生产人力成本高,生产安全系数低,生产效率低,这样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所以,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其包括定模芯框架、定模芯、动模芯框架、动模芯、进料机构、出料机构、气缸、模具监视器系统、主顶针板、嵌件料带顶出系统以及产品顶出系统,所述定模芯安装于定模芯框架内,所述动模芯安装于定模芯框架内,所述进料机构安装于动模芯框架的左侧,所述出料机构安装于动模芯框架的右侧,气缸安装于动模芯框架的左右两侧,模具监视器系统安装于进料机构内,产品顶出系统安装于嵌件料带顶出系统下面,主顶针板位于动模芯框架内,嵌件料带顶出系统通过锁紧件固定于主顶针板上,所述进料结构、出料机构、气缸、嵌件料带顶出系统和产品顶出系统能过同时向上移动一预定距离,所述嵌件料带在出料机构与进料机构的相互作用下能够向右移动另一预定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模芯能够从所述动模框架内拆卸,所述定模芯能够从所述定模框架内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监视器与所述进料机构通过锁紧件接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气缸与所述模芯框架通过锁紧件接连,所述气缸与注塑机器通过锁紧件接连。
本实用新型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能够促使嵌件在注塑模具成型过程中稳定的自动的参与制造生产,提升生产产品的品质,缩短注塑成型周期,降低生产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利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的定模芯示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100包括定模芯框架1、定模芯2、动模芯框架3、动模芯4、进料机构5、出料机构6、气缸7、模具监视器系统9、主顶针板10、嵌件料带顶出系统11以及产品顶出系统12,所述定模芯2安装于定模芯框架1内,所述动模芯4安装于定模芯框架3内,所述进料机构5安装于动模芯框架3的左侧,所述出料机构6安装于动模芯框架3的右侧,气缸7安装于动模芯框架3的左右两侧,模具监视器系统9安装于进料机构5内,产品顶出系统12安装于嵌件料带顶出系统11下面,主顶针板10位于动模芯框架3内,嵌件料带顶出系统11通过锁紧件固定于主顶针板10上。
在注塑生产过程中,注塑完成后,当定模芯框架1与动模芯框架3打开足够的距离后,首先,进料结构5、出料机构6、气缸7、嵌件料带顶出系统11和产品顶出系统12同时向上移动至设定的距离;其次,进料结构5、出料机构6、气缸7、嵌件料带顶出系统11继续向上移动到设定的距离后停止;然后,嵌件料带在出料机构6、进料机构5的相互作用下稳定地向右移动所需求的距离;最后,进料结构5、出料机构6、气缸7、嵌件料带顶出系统11和产品顶出系统12同时向下移动至原始位置,定模芯框架1与动模芯框架3闭合至密封状态,进行注塑过程;后续重复此过程达到嵌件全自动化注塑生产制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嵌件全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100能够促使嵌件在注塑模具成型过程中稳定的自动的参与制造生产,提升生产产品的品质,缩短注塑成型周期,降低生产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利润。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冷器具的隔热壳体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