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恒温电加热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3764.7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0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功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F24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恒温 加热 | ||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电加热棒。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恒温电加热棒(以下简称恒温棒)。
2、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类似产品。至于恒温棒现有技术,均采用电炉丝、碳化硅以及PTC作为加热元件,热源与人体温度温差大,温度波动也大,无法用于紧贴人体进行保健。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贴近人体进行保健的恒温棒。其技术方案主要内容是:本实用新型恒温棒棒体外壳是一个金属空心管状体,外壳被加温电阻恒温加热后,贴近人体进行理疗。该自动恒温电加热棒由低压隔离变压器或低压电瓶分别连接选择开关,经整流二极管与两个温度控制器和加温电阻相连串联组成,加温电阻为恒温棒的发热元件;电阻两端用水泥支架固定;恒温棒体外部一端设隔热保护、位置标志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恒温棒温度达到并保持与人体相近的温度,给人体局部加温,达到安全保健的效果。
4、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1(电气原理图),用工程语言叙述出了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特征。附图2(外形图)叙述了恒温棒外部结构组成特征。附图3(剖面图)叙述了恒温棒内部结构组成特征。通过上述三个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以下部件组成:1、低压电瓶(sb);2、转换开关(s);3、整流二极管(D1-4);4、熔断器(FU);5、限流电阻(R1-2);6、定时器(KT);7、温控器(ST1-2);8、加温电阻(R);9、热敏电阻(Rt);10、数显温度计(θ);11、低压隔离变压器(TI);12、发光二极管(HL1-2);13;隔热保护、位置标志圈;14、金属外壳;15、 水泥固定支架。
5、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特点是:1、用低压隔离变压器(见附图1)、低压电瓶(见附图1)供电;2、恒温棒外壳用管状形金属外壳(见附图2);3、加温电阻用一般电阻(见附图1);4、用两个温度控制器实现恒温棒温度自动控制(见附图1);5、加温电阻两端用水泥支架固定(见附图3);6、外部一端表面设一个隔热保护、位置标志圈(见附图2)。并将恒温棒温度控制在与人体温度相适应的温度区间。用加温后的恒温棒贴近人体,对人体进行理疗。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本方案主要电气原理是(见附图1):低压隔离变压器或低压电瓶作为恒温棒电源,电源电流由低压隔离变压器的(a)端或低压电瓶(+)端,经电源选择开关(S),又经整流二极管后,再经熔断器(FU),后经过定时器(KT),将电能送至恒温棒体内部。在恒温棒体内部电流先经过温度控制器(ST1)(ST2)两个温度控制串联接点后,再进入加温电阻(R),加温电阻为恒温棒的发热元件,电流又通过整流二极管,最后回到低压隔离变压器的(b)端或低压电瓶(-)端。(见附图1)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电源由低压隔离变压器(TI)、低压电瓶(sb)组成,两种电源由选择开关(S)来选择控制,可做到交流电、直流电两用。(见附图1)。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控制部分是由定时器(ST)、温度控制器(ST1)(ST2)组成(见附图1)。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恒温棒发热元件是用一般电阻作为加温电阻(R), 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恒温棒加温的(见附图1-3)。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指示部分由LED指示灯(HL1)(HL2)与数显温度计(θ)组成。其中数显温度计在恒温棒外部,数显温度计传感器在恒温棒内部(见附图1)。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见附图2、附图3),恒温棒外壳为管状形金属外壳,长度为80mm-100mm,外壳厚度为0.5mm-1mm,外壳外径为22mm-25mm。恒温棒左侧为电源输入端、温度信号输出端。恒温棒右侧外圈表面设一个隔热保护、位置标志圈,紧贴恒温棒。恒温棒右端为金属半圆球封头。
根据上述方案叙述(见附图3),恒温棒内部由加温电阻(R)、温度控制器(ST1)(ST2)、数显温度计传感器(Rt)、两端为水泥支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功,未经刘福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3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均匀加热的电磁线盘
- 下一篇:一种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的MEMS硅麦克风